感冒發燒病人增多 精神萎靡、肌肉勞損、皮膚過敏等成節后綜合征的主要病種
今年春節罕見高溫,春節過后的“節日病”在悄然變種。昨日,記者從市內各大醫院了解到,除了以往的胃腸疾病之外,今年春節感冒發燒的病人急劇增多,而精神萎靡、肌肉勞損等也成為節后綜合征的主要病種。
“暖春”致感冒市民激增
“今年春節期間,呼吸道感染患者比往年至少增加了2~3成。”市中醫院肺病科副主任醫師賴昕介紹說。據悉,導致呼吸道感染患者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天氣過暖,使得致病微生物迅速滋生、繁殖。
賴昕反映說,從臨床檢驗來看,既有細菌感染,也有病毒感染;從癥狀表現來看,符合中醫所說的“春瘟”,也就是春季高發的一類熱性疾病。“經治療后,雖然容易退燒,但咳嗽痰多纏綿難愈。”
長途自駕腰酸背痛多
大年初一,家住桂城的何先生帶著父母妻兒自駕到廣西桂林游玩,他全程當司機。由于過節人多塞車,導致何先生駕駛的時間過長,回程的路上就感到腰痛難耐,下車時幾乎無法站起來。
市中醫院骨傷科符名赟副主任醫師介紹,春節出游中,因腰肌、頸肌勞損致肩頸腰腿痛,活動不利的病人明顯比往年增多,而這是最“傳統”的節日病之一。
胡吃海喝吃出“蕁麻疹”
據悉,今年春節外出旅游因吃海鮮、喝補酒、吃得太雜而引起的丘疹性蕁麻疹的病人增加了一半有多。市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彭姿妍提醒市民,節日飲食要有度,否則會引起身體無法接受和適應。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邵丹丹說,節后會是市民因為節日期間大魚大肉、暴飲暴食、食滯消化不良而到醫院中醫科診治調理的一波高峰,邵丹丹建議市民們節后清淡飲食,可多喝點茶水和菊花茶,也可以用雞矢藤60克煎水喝幫助消滯。 (記者趙冬芹 通訊員禤影妍、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