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費者協會14日發出了2014年第1號消費警示。消費警示稱,近日,該會收到十余起消費者關于“新型糖尿病治療儀”的投訴。反映他們看到報紙刊登的免費贈送糖尿病治療儀的廣告,在支付不菲的耗材費后獲得“免費”儀器,使用后發現治療效果與宣傳不符,更有甚者,經營者以需要另外購買藥物配合治療或購買足額藥物報銷藥費為由騙取消費者巨額藥費。
該消費警示提出,目前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經營者虛構中醫藥機構名義,通過正規傳播媒介發布廣告,受騙人數較多。但由于被訴單位均為虛構的主體,給消費者維權帶來難度。二是經營者打著免費贈送的幌子,對產品及其治療效果進行夸大宣傳,誘使消費者上當。三是經營者通過定期電話回訪忽悠消費者另購藥品配合治療,誘使消費者支付高額費用。四是經營者在廣告中不載明真實主體名稱、地址,僅刊登銷售電話,致使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護。
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消費,對自身所患疾病一定要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加以認識,不要盲目相信廣告宣傳,對出現所謂不打針、不吃藥、保證痊愈等說辭的產品廣告要提高警惕。
消費者購買疾病輔助治療儀器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經營主體,在認準產品批號等相關文號,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全面了解產品的性能后再決定是否購買。
此外,消費者購買產品后一定要索要發票等購物憑證,并妥善保存以防權益受損時作為投訴依據。記者余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