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項實驗成果已經在本周四的《科學》雜志網絡版上發表。
理論上可用于心理疾病治療
無論是小白鼠還是人類,為什么大腦這么容易將過去發生的事混在一起呢?
利川根進說:“我的理論是,這是與大腦其它功能的一種平衡,也是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逐漸發展并形成的。尤其對人類來說。人類是一種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生物。 ”
拉米雷斯也認同這個觀點:“記憶很重要,這是自然界唯一能真實記錄時光的機器。但有些時候,有些細節,y也就是大腦所記錄的一些小數據,可能會與其它數據產生混淆。 ”
由于目前已經成功的實驗所植入的是負面情緒“恐懼”,拉米雷斯希望在接下來的實驗中能植入“快樂”或“幸福”等正面情緒。如果實驗成功,那么,人類的記憶從理論上來說也是可以被更改和植入的。通過改變以往糟糕、痛苦的經歷和回憶,如創傷后應激障礙等心理疾病也許就能得到較好的治療。不過,該成果距離人體運用還有相當漫長的路。(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