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雜志的一篇分析說,如果血壓存在月度波動,意味著發生中風的風險更高。研究人員重新考察了四項大型研究的數據。這幾項研究中的病人在當時已經經歷過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發作(輕度中風)。本次研究之前,人們已經知道平均收縮壓(心臟收縮時產生的最高血壓)越高,出現中風的風險越大。但這次研究還發現,每隔三四個月病人收縮壓變化越大,他們再次發生中風的可能性也越高。例如在最主要的實驗中,血壓變化最大的10%病人再次中風的可能性相當于變化最小10%病人的三倍以上。研究人員建議,穩住這種波動可以成為抗中風藥物的一個重要目標。
研究人員也表示,血壓波動與中風的關聯性可能不適用于沒有發生過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的人。研究人員提醒說,平均收縮壓仍然是一個有用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