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一般存在于血液和體液中,但美國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艾滋病病毒可在骨髓中藏匿,并伺機造成新的感染。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本周出版的英國期刊《自然-醫學》上報告說,他們在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骨髓中發現了艾滋病病毒,這一發現為今后更有效地治療艾滋病提供了新途徑。
報告指出,藏匿于骨髓的艾滋病病毒處于“休眠”狀態,一旦“蘇醒”過來便會進入血細胞并重新活躍起來,進而感染、破壞其他血細胞。目前科研人員正在開發新療法,以便殺死藏身于骨髓的艾滋病病毒。
報告的主要撰稿人凱瑟琳·柯林斯說,近年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治療證明,當藥物在抵抗活躍的艾滋病病毒時,一些艾滋病病毒會隱藏起來,當藥物治療停止后,隱藏的這些病毒又開始作亂。此前的研究發現,艾滋病病毒主要藏匿于血漿巨噬細胞和記憶性T細胞中。
艾滋病病毒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4淋巴細胞作為攻擊目標,大量吞噬、破壞T4淋巴細胞,從而破壞人體免疫系統,最終使免疫系統崩潰,導致人體喪失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