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節水型衛生潔具》(GB/T31436-2015)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正式實施,其對坐便器、沐浴花灑等8種產品的節水性能提出了具體技術要求。新標準的發布無疑進一步規范了潔具產品生產,對家庭節約用水極為有利。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很多消費者對此并不“迷信”,選購時并不太在意潔具產品的節水性能,這是為什么?
新國標節水作用明顯
據了解,新國標對節水型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機械式壓力沖洗閥、非接觸式給水器具、延時自閉水嘴、淋浴用花灑等8類常用衛生潔具產品提出了具體技術要求,并首次對高效節水潔具給出定義,明確了高效節水型產品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以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坐便器為例,新標準明確將節水型坐便器分為節水型和高效節水型兩類。其中,節水型坐便器的用水量應不大于5.0升;高效節水型坐便器單檔或雙檔的大檔用水量不大于4.0升。節水型蹲便器也分為節水型和高效節水型兩類。其中,節水型單檔蹲便器或節水型雙檔蹲便器的大檔用水量不大于6.0升,節水型蹲便器的小檔沖洗用水量不大于標稱大檔用水量的70%;高效節水型蹲便器單檔或雙檔的大檔沖洗用水量不大于5.0升。節水型小便器的平均用水量應不大于3.0升;高效節水型小便器的平均用水量應不大于1.9升。
除此之外,新標準還對節水型淋浴用花灑進行了分級,即Ⅰ級為節水性能最好、Ⅱ級次之,Ⅲ級為基本要求。新標準要求,生產廠家須將用水流量等級標識標注在產品的明顯位置。
對于延時自閉水嘴,新標準規定了該類產品的加工與裝配、外觀質量、給水量、給水時間、密封性能、閥體強度、使用壽命等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提出了節水型延時自閉水嘴的出水量要求,填補了國內空白。
對此,業內人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坐便器為例,按照新標準,節水型坐便器的用水量為5升,相比原來的6升標準節省了約17%;以高效節水型產品4升的用水標準計算,與原來標準相比,節省量超過30%。按一個3口之家計算,其每天沖洗馬桶12次,每次節約1升水,則一天的總節水量是12升。按保守數字全國約3億家庭計算,則一年的節約量約為13億噸。
在售潔具普遍宣稱節水
據記者了解,新標準為推薦性標準,于2015年5月獲得國家標準委批準,12月1日開始實施,企業有半年的時間消化庫存。那么,市場上節水型和非節水型潔具的銷售情況如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記者發現,目前市場在售的馬桶產品都宣稱節水,例如科勒銷售的一款雙檔坐便器的用水量分別為3升和4.8升;東鵬銷售的一款雙檔坐便器的用水量分別為3.3升和4.8升。“一線大品牌節水馬桶標稱的用水量均符合新國標要求。”恒潔衛浴北京市場總經理趙永杰表示,目前衛浴產品的節水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包括恒潔、法恩莎、九牧、惠達在內的一線衛浴品牌都能達到新標準要求。此外,很多小品牌生產的節水潔具也能達標,只是與大品牌相比,其使用壽命相對短些。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銷售人員對新國標的內容不太了解,只是向消費者強調自己銷售的產品符合國家節水標準。至于這些產品所遵循的標準名稱,大部分銷售人員的回答是:“全部標注在產品包裝上。”記者查看了國內外多個品牌產品的包裝說明,發現很多馬桶產品仍在執行舊標準,即《衛生陶瓷》(GB6952-2005)標準。該標準規定,節水型坐便器、小便器的用水量上限分別為6升和3升。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新標準屬于推薦性,并非強制性,是國家提倡節水的一種指引。消費者要想判斷潔具產品是否真的節水,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事實上,一旦廠家采用新標準并在產品說明書或合同上引用新標準內容,就意味著買賣雙方商定同意將其納入經濟合同,受法律約束,廠家就必須以新標準的技術要求為依據生產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