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傳統木雕技藝傳承與創新發展論壇(五)
——淺論傳統木雕在紅木家具中的應用
發展是最好的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木雕,以紅木家具為載體,實現了藝術價值的升華、木雕作品的推廣,是當代“非遺”傳承中的一種成功創新。
2006年,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美術類中,潮州木雕、寧波朱漆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東陽木雕榜上有名。自此以后,木雕工藝的傳承,木雕文化的傳播,木雕作品的推廣就與紅木家具產業逐漸融合。尤其是眾多木雕大師與紅木家具企業合而為一,成為當代木雕發展中綻放的一朵新的奇葩。
木雕與家具密不可分。一方面,木雕藝術作品有相當一部分是作為家具裝飾的形式保存下來,如雕花屏風、靠背板、絳環板、牙條、窗欞、門板、隔扇等。另一方面,作為居家實用的家具,在功能性之外同樣講求藝術審美,許多家具正是因為線條、紋飾的豐富多樣才具備了藝術價值。
紅木家具與木雕一樣,同屬于民族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因而能與木雕藝術充分相融。木雕是一種民間藝術,題材多為民間為人喜愛和熟知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珍禽瑞獸、花果蟲魚,而這些也是紅木家具雕飾的重要內容。
作為紅木家具的一種裝飾類型,家具的雕刻工具、雕刻技法與木雕一脈相承。雕刻工具上,木雕中使用的各種鑿、刀與紅木家具雕刻工具別無二致。雕刻技法上,傳統木雕的浮雕、陰雕、鏤雕、圓雕技法,在紅木家具雕刻中如數傳承。另外,從雕刻材料上看,名貴的紫檀、紅酸枝、花梨木等紅木家具材料,本身也是適宜雕刻的木雕用材。
尤其是以黃楊木為材料的黃楊木雕,憑借色澤鮮亮、木質細膩的木材特性,以及形象生動、玲瓏剔透的工藝特征,作為紅木家具一種鑲嵌構件,廣泛應用于紅木家具作品中。
紅木家具是實木家具中最為高檔名貴的類別,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紅木產業如日中天。木雕與紅木家具從內涵到形式的緊密結合,是木雕在傳承發展中的成功創新。木雕作品原來多是作為陳設體、藝術品存在,盡管觀賞性、藝術價值極高,但功能性、實用性缺乏。在注重消費者需求和產品商品性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木雕在推廣上明顯滯后。當木雕遇上紅木家具,各種木雕工藝就很快重獲新生。
這一點在本人創作的圓床系列、圓臺系列中就得以充分體現。傳統木雕紋飾與原創的紅木家具的結合令紅木家具熠熠生輝,也讓木雕藝術煥發出時代的新生。
因此,當前設計精致的紅木家具,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家具類別,非常需要優秀的木雕技藝提升價值。將優秀的木雕技藝移植在優質家具之上,不但使木雕擁有了更好的、更具功能性的載體,而且無形中提升了家具的藝術魅力。未來的紅木家具產業,定將在木雕文化與紅木家具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實現藝術的升華。(文/唐紹聰 上海源源紅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來源:新浪紅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