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己裝修的房子,都沒有用微晶石。感覺太過光亮,又太滑,而且容易產生劃痕。”這是一個微晶石廠家的員工親口對我所說的。其實,按照目前絕大多數微晶石的硬度來說,并不適合與鋪裝在地面上,但縱觀許多微晶石品牌的展廳也好,終端導購的強力推薦也好,都甚少有提醒消費者盡量避免將微晶石用于地面———如何能夠讓消費者多買些價錢更貴的產品,才是我們整個體系所追求的,但這種導向,可以長久嗎?
試想有一天,當被整個陶瓷行業瘋狂推銷出去的微晶石,出現大面積的剝落、劃痕的時候,誰來為消費者的損失埋單?當消費者認定微晶石是一款中看不中用的不成熟產品之后,陶瓷行業是否還有余力面對石材的競爭?而當經銷商深為各類微晶石魚目混珠所苦之后,誰可以超然物外而獨活?
請容許我引用這段話吧:
在主旋律是“大”的今天,與其說我們贊美“小”,不如說我們支持知止———一個人主動去控制自己擴張邊界和節奏的能力。為了規模,你是否會犧牲品質?為了規模,你是否忽略了你團隊里每個人是否開心?為了規模,你是不是放棄了當年做這件事情的初衷?
兄弟們,不要總想著掙快錢,回到產品本身,回到品牌本身吧。企業的天然使命是謀利,只是聰明的企業更懂得謀遠利,謀大利而已。(陶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