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裝修行業的低門檻、低標準讓人們對其認識仍停留在“手工業”上。業內人士表示,除非使用質量低劣的裝修材料或施工過程中有非常明顯的偷工減料行為,兩年、五年的合同保修期內,一般不會出現問題。裝修公司與私人相比,優勢并不明顯,這也是很多消費者不在乎保修的原因。
除了保修保障外,很多裝修公司并沒有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務。在采訪過程中,多名消費者表示,裝修工程中,消費者處于信息弱勢地位,很容易被專業公司、主材商“忽悠”,多花冤枉錢。同時,裝修工藝等專業知識的缺乏,也常常讓消費者感覺迷茫。
設計師一旦接私單,希望通過某個消費者渠道獲得更多客戶群體,在工作中更賣力,與消費者合作較順利。相比之下,裝修公司的優勢更多體現在“有信譽、風險低”上,并不足以打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對于設計師接私活,控制、打壓并沒用,還需要裝修公司提供更好、更細致的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公司的價值。行業低門檻、低標準的問題,也終將隨裝修公司服務的成熟和行業的規范得到解決。
業內聲音:
接私活提高收入
飛燕,某家裝公司設計師
不接私活,我的生活水準太低。目前家裝公司內,設計師的工資體系為底薪+業務提成,我們也希望消費者多簽單,這樣我們的收入也高。但是很多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會主動問我們接不接私活。而且在家裝圈,設計師都是吃青春飯,這么大的強度,如果現在不多接單,40歲以后想干也干不成了。對于我們來說,理想的職業還是有自己的設計辦公室,沒人喜歡一直打工。
建議行業設置黑名單
張毅,實創裝飾北京營銷副總監
有人認為設計師接私單是通過勞動獲取報酬,很合理,但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哪個老板愿意自己的員工接私活?這是管理問題。如果公司每個人都能借職務之便撈外快,公司沒有辦法運營。這樣的設計師,實際上就是沒有職業操守。在我們集團內部一旦發現這樣的情況,會上公司人力系統黑名單,集團永不續用。我建議行業也設置設計師聯盟,設立黑名單,抵制這種無操守的行為。(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