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補貼理應賣場出
王洪凱 家和家美業務總監
政策規定,以舊換新補貼由政府和銷售企業也就是賣場共同承擔,并且由銷售企業先行墊付。從始至終,政策并未提及商戶,因此這補貼理應由賣場負擔。
與此同時,只有不將補貼款轉嫁給商戶,才能真正調動商戶參與“以舊換新”的積極性,只有讓更多的商戶參與其中,才能真正實現政府推動“以舊換新”實現舊家具循環再利用的初衷。
虧不虧看心態
沈耀俊 集美家居副總裁
由“以舊換新”帶來的銷售增長不好統計,因為不容易區分消費者是本來就想買家具,還是因這個活動而來。也不一定說就由于企業給出一部分補貼就受多少程度的損失,這要看怎么換算了,雖然是出了5%補貼,但是如果是給企業帶來更多的銷售量,還是值得的,比如今年1至5月份,集美實現了同比25%至30%的增幅,便與我們一直推行的家具、建材補貼5%政策不無關系。
困難是暫時的
從宏觀層面看,“以舊換新”是一項惠民工程,消費者購置新家具的時候,既能處理掉舊家具,還能獲得一定金額的政府補貼,切切實實地享受到實惠。與此同時,對于家具行業而言,“以舊換新”能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由于消費者交舊購新時可以享受補貼,讓一些原本沒有置業需求的消費者也開始考慮淘汰自家舊家具。今年的家具“以舊換新”政策相比去年更加嚴謹,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規范了家具市場。或許企業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這都是暫時的,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推進,相信這些問題都能得以解決。
不圖利潤,但求份額
劉麗元 蘇寧云商連鎖經營平臺銷售總經理
當初,企業參加家電“以舊換新”并沒有期望提升利潤,畢竟“以舊換新”是政府推行的一項惠民政策,目的是促進消費,推動能效升級。相反,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除了政府支付的補貼之外,企業也額外提供了相應金額的讓利。
事實上,企業是希望通過類似的活動,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因此,在實踐過程中,企業不斷摸索,通過改進自身軟、硬件系統,簡化“以舊換新”操作流程,縮短消費者領取補貼的周期,利用便捷的服務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購物。(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