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用十年的時間,最終建造兩倍于目前城區的新城,陜西延安進行的這項體量龐大的造城運動,在開工一年后便陷入諸多困窘。
按照“中疏外擴、上山建城”的發展戰略,延安市規劃了北區、東區、西區三大板塊,各自承載不同的城市功能,試圖在延安三座標志性的山體——清涼山、寶塔山、鳳凰山附近,形成新的城市格局。
不過,自去年4月北區一期開工后,計劃與之并舉的東、西兩區,并未如預期中的順利。據《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調查,目前兩區均處于停滯狀態。其中,東區不僅短期內難以開工,且規模一再縮減。
而此前計劃投資60億元,在西區建設文化產業園區的陜西文化產業投資集團(以下簡稱陜文投)亦悄然退出,延安新區的西區已經開始接洽新的投資商。
除了工程停滯、規??s減等困境,盡管官方一再論證能夠解決延安新區濕陷性黃土地區的沉降難題,但是“百年暴雨”對延安的襲擊,以及延安機場遷建工程因黃土沉降數年無法開工,則讓延安新區依然留存“技術懸疑”。
東、西兩區建設“停滯”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延安新區北區一期的工地現場調查發現,在約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正在施工的地方,大片已平整好的土地被種上綠草。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一期主要是巖土工程,預計8月底完工。
而與之相對的便是新區規劃的另外兩大板塊——東區和西區。按照規劃,北區控制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主要是市行政中心、以現代商貿、金融服務和教育培訓功能為主;東區32.3平方公里,主要是區級行政中心;西區則為8.2平方公里,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主要發展文化旅游產業。
據了解,北區一、二期綜合開發工程項目,以及東區一期綜合開發工程項目建議書均已獲陜西省發改委批復。
不過,相比建設火熱的北區一期,另外兩大新區似乎“沉默”許多?!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查發現,目前兩區均處于停滯狀態。
其中,東區由延安市寶塔區負責實施,已下設延安新區管委會東區建設管理辦公室,亦成立了融資平臺,但尚未有實質性的動作。寶塔區區委宣傳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東區現在還沒開工,不過土地已丈量前期拆遷房屋也統計了,聽上面說要暫緩建設。”
一名不愿具名的當地官員亦表示,東區現在處于停工狀態,規劃區內村民前期征遷工作都做了,但由于缺乏后續資金,村民一直遲遲未搬遷。
延安新區管委會東區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錦富亦向記者證實,東區短期內難以開工,不過其否認原因是資金短缺,“我們計劃先拿1300畝地做前期實驗,還沒進入征地階段,正在辦理用地的相關手續,(未開工)是因為手續比較復雜和漫長。”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最初的規劃,東區建設規模亦一再縮減。“東區控制面積是32.3平方公里,占地19.5平方公里,后來調整到11.8平方公里,現在是6.6平方公里。”李錦富表示,但“規模還是有點大。”據其透露,東區計劃先行建設1300畝,會論證是否可行,此后若建設則會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如果不需要那么多,就不再建設了。
與東區面臨同樣境遇的還有西區,因陜文投的退出,延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錦剛向記者透露,西區目前正與新的投資商洽談,將適時開發。
一個是適度開發,一個是適時開發,與此前三大區并舉的情形相比,這樣的變化似乎頗為微妙。對此,李錦剛坦言,以上是出于延安市政府對新區建設戰略性的調整,在新區統一規劃的框架下,適度調整和變更也是科學合理的。陜文投退出延安新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