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當行承諾的高額利率令人咋舌。據徐某介紹,當地通常使用月利率,最低為3分,年利率即為36% ,約為銀行利率的6倍;較高可達到4-6分,年利率即為48%-72%,約為銀行利率的8-12倍;極個別時期,典當行中的大戶和老板提供五天以內的大額資金緊急周轉,開價高達5角,年利率為600%,約為銀行利率的100倍。
按照銀監會和央行2008年5月聯合出臺《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的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利率的4倍。典當行所推行的超高利率留下了大量轉貸空間,利率金字塔體系也由此而成。
典當行老板黃永生介紹說,金字塔頂層是神木縣著名的“黃金大王”張孝昌、“集資大王”劉旭明、“80后富豪”喬秀峰、“神木四大富婆”中的劉銀娥、“房姐”龔愛愛等人,他們直接擁有或控股煤礦,通過民間借貸炒高煤礦價格,享受最高額的利潤。
位居金字塔中間的是各層級吸貸、放貸大戶,也有“空手套白狼”的“轉貸專業戶”。黃永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的運作手法很簡單,以低利率貸款,再以高利率融資進入另一典當行,賺取差價。黃永生稱,最牛的一筆,他貸出1億元,一個月時間,賺了近100萬元。“轉貸主要靠關系和信譽,看你能貸出多少,能爭取多大的差價空間,全靠消息靈通,隨時進出。”
更多人,處于金字塔底層。7月29日,財新記者看到,在神木縣人民法院門口,白發蒼蒼的老者涕淚交加,幾十萬元養老金不見蹤影;穿著補丁衣服的農民掏出了大半生積蓄,賠上了女兒的嫁妝錢;養雞場的大姐背上了百萬元欠債,在縣政府、人民法院門口一睡幾天 在神木,從七八歲的孩童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幾乎人人都知道高利貸,并能夠說出利率、典當行、三角債關系、著名大戶等信息。無人否認神木已然是“全民借貸”的現實。民間信貸總額龐大到無法估算。
據公開信息,已“跑路”的集資大戶張孝昌、劉旭明、喬秀峰、劉國林、王鳳義等人借貸資金總額已近200億元。“現在至少有上千人‘跑路’,有逃債的,有追債的,有一邊追債一邊逃債的,也有偶爾回來又跑了的。”徐某稱,僅他熟識的就有七人“跑路”,其中最低融資金額超3000萬元,民間資金“失蹤的至少300億元”。
徐某分析,民間借貸崩盤的直接原因是利率過高導致利滾利壓垮借貸者,錯綜復雜的三角債關系也令斷裂的金融鏈無處可解,“跑路潮”導致的巨額資金流失更是加劇了人們的恐慌和絕望。
死亡的氣息彌漫在縣城上空。“西安、鄂爾多斯的一些酒店不讓神木人住,害怕是去躲債的,惹麻煩,更怕會自殺,晦氣。”剛從兩地追債回來的借貸大戶劉大龍擔心,上半年,仍有很多人在觀望堅持,到了下半年,絕望和壓力會更大。“自殺的人也會更多” 。
2012年12月12日,神木人武安詳在西安一酒店割腕自殺。今年1月23日,神木縣國內安全保衛大隊政治教導員張英被發現服毒死亡。兩起自殺事件均被證實與高利貸有關。(財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