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房地產起步較早,但發展較慢,“西咸一體化”短期來說對城西的房地產市場的拉動效應尚未能充分顯現,作為西咸共建區還未能自給自足,輻射能力尚淺。雖城西在舊城改造這方面需求更為明顯,但政策因素對城西來說影響不很鮮明。
目前,該區在售項目較少,城西擁有工業經濟發達的優勢和西咸示范區的區域優勢,加上地鐵一號線開建,這些都會為該區域樓市的競爭能力增加籌碼,讓城西的潛力逐步釋放。
按照西安城市規劃,未來城西的熱點將集中在西咸共建區和大興西區,2009年上半年城西區有一些新盤入市,諸如御筆華章、華蘭佳苑,蔚藍花城等項目,但從土地成交情況來看,未來城西區樓市上規模的樓盤入市可能性較小,可能會有零星的小盤或商業項目進入市場,總體來看城西區市場運行將以平穩為主。
城西的優勢即在于未來其區域土地的資源優勢,從土地存量情況來看,現在的城西除環勞動路沿線、西梢門、土門、玉祥門、豐慶公園、邊家村周邊房地產市場發展相對較為成熟外,其他區域還可稱為處女地。充足的土地儲備讓城西在資源爭奪戰愈演愈烈的地產開發領域中顯得后勁十足。
城北多重利好助推經開
按照目前的劃分,城北由經開、未央、大明宮三大板塊組成。根據西安市2004-2020年的用地規劃,城北總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左右,而現在建成區不到30平方公里,可見城北區可開發用地仍然較多,豐富的土地存量、良好的區域環境及巨大的升值潛力,在全市地產市場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09年住房開發計劃使得區域成為僅次于城南之外全市第二大開發集中區域。
近年以來,西安城北區域無疑利好連連,也使得這一區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結合諸多關于城北的規劃,城北區域未來的發展藍圖已經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尤其張家堡、城運村一帶已然成為高品質住宅的集中地,越來越多的實力開發商,諸如紫薇地產、金地集團、首創置業、經發集團、綠地西安、華榮地產等將開發的眼光聚焦于城北。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城北樓市開發已經漸趨成熟,受城北區域樓市潛在價值的影響,許多本地和外埠的開發商進入城北開發投資,這不僅給了購房者更多的置業選擇,也提升了整個區域樓市的品質,以及推動了樓盤周邊生活配套的完善。
目前的北城,在注重自然環境建設的同時,人文環境也有了很大改善,為房地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未央大道兩邊林立的金融機構、餐飲、休閑場所以及現代化的寫字樓,使北城更具現代城市的氣息。商業氛圍日漸濃郁、已經建成的長安醫院、鳳城醫院等醫療機構為人們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2009年上半年,西安城北區住宅在售均價為3812元/平方米,目前,西安經開區“二次創業”方興未艾,一時成為最具潛力的投資區域,帶動著整個城北快速、健康地向前發展。西安經開區正在成為中西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尤其是制造業轉移的重點目標區域。這樣一來未來的城北將擔當著核心角色,這些有利因素是城北房地產發展的“發動機”,加上已經建設的地鐵二號線,無疑將對城北房價的整體提升產生助推作用。
城東大盤挺進水“主”浐灞
歷史、自然、人文等因素使得城東一直以來都是西安居住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早期區內重工、紡織業企業的集中布局也帶動了城東金融、交通、商貿、教育及市政配套等的快速發展。但隨著城市經濟增長點的轉移讓一度輝煌的城東經濟開始凋敝,地產市場發展也步履蹣跚。
從城東的發展來看,目前已經形成了3個大的區域:一是動物園板塊,以生活配套完善和距離市中心較近等為優勢;二是西影路板塊,以教育和綠色環境等為優勢;三是以浐灞半島住宅為中心的浐灞板塊,形成城市綠肺和金融業交融的多功能生態新區。和高新、曲江等區域相比,浐灞目前以大盤居多,主打“水景牌”。利用浐灞大水大綠的獨特生態環境,上半年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長79.7%,高于西安市平均水平41.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