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海霞)根據亞豪君岳會統計,今年6月北京別墅市場共成交1039套,成交面積34.83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49%、68%,這也是北京別墅成交史上單月首超千套。
從上半年供應數據來看,1至6月北京別墅市場共有18個項目入市,共新增別墅供應772套,供應面積25.9萬平方米,相比2015年同期分別減少38%、32%。而從供需比來看,2015年上半年北京別墅市場供需比基本為1∶1,而今年上半年的供需比則下滑至1∶4.4。
供應不多,但需求旺盛,不少別墅庫存被消化。自3月開始,別墅成交逐月上漲,不斷創造歷史新高。上半年北京別墅共成交3383套,相比2015年上半年增加166%,也創造了歷史同期的新高。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北京別墅市場屢創新高,主要也是受到商住類產品的支撐。以6月為例,商住別墅當月共成交389套,占比高達37%,而6月排行前兩位的龍熙旭輝6號院與東亞華欣灣兩個項目也均為商住別墅項目,兩個項目分別實現成交222套與119套。
高姍認為,受到商住調控預期的影響,整體市場出現商住產品占據主導的局面下,商住別墅類產品也出現集中成交現象,雖然有規避政策風險的目的,而這一類型產品的出現也確實彌補了別墅的市場缺陷,因此也吸引了部分購房偏好。首先,受到土地成本飆升的影響,北京住宅市場已進入豪宅時代,本來即隸屬高端市場的別墅更是水漲船高,總價動輒千萬起,而商住別墅類產品相對價格較低,以龍熙旭輝6號院為例,其6月份套均總價不到400萬元,甚至低于今年普宅套均總價,價格優勢再加上第二機場的區位優勢,使得其成為今年別墅市場的一匹“黑馬”;另外,土地市場對于容積率的控制已持續多年,并且近兩年成交宅地中多配建自住房等保障房產品,因此別墅市場逐漸進入以疊拼、聯排為主導的混合型社區階段,因此部分早期取得的低密度商業地塊,優勢開始凸顯,以東亞華欣灣為例,其一期為純獨棟社區產品,在目前市場當中屬于不可多得,因此也趁著商住調控的預期實現快速去化。D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