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等地9月份成交量創近四年新高的數據事實,正勾勒出愈發清晰的樓市回暖軌跡圖。最為“歡欣鼓舞”的非各大開發商莫屬,一份份靚麗的成績單已說明一切。
“2013年全年,龍頭房企有望保持平均20%-30%的業績增長率。千億房企的數量,有望從去年的3家,增長至7家。”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稱,保利、恒大、中海甚至是碧桂園等,都可能會在今年沖擊千億軍團。
除了這些擠進千億軍團的“追兵”,房企第二梯隊的秩序也正在重構:碧桂園、融創、華潤、招商等正在加速前行,而龍湖、金地等房企步履則有所放緩。調控仍在持續,市場風云變幻,房企界第三梯隊里也出現了不少“新貴”,如佳兆業、陽光城等,正以黑馬姿態沖刺追趕。
千億軍團爭霸白熱化
10月8日,萬科公布最新業績數據,成色最足的9月里,萬科實現銷售面積131.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55.7億元。至此,萬科在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098.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285億元。
早在8月,萬科就已成為今年首個邁入千億房企俱樂部的成員,迄今其行業龍頭的地位依舊未被超越。但隨著千億俱樂部的擴容,老大萬科的優勢已經不太明顯,千億軍團的競爭白熱化。
海通證券在2013年的策略報告中拋出了“新君王論”,提醒這個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從現在看,有些公司確實有潛質”。
從業績上看,綠地與萬科的差距正在不斷拉近。在克爾瑞日前發布的《2013年前三季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50》榜單中,綠地集團以1012億元緊隨萬科之后,其同比增幅高達40%,增速位居第一。
同樣對萬科發出挑戰的,還有中海。盡管尚未完成與中建的整合,但中海前三季度業績已達到900億元,同比增長19%。在中房信研究總監薛建雄等業內人士看來,中海是目前最賺錢的開發商,一旦資產注入成功,中海的土地儲備將超過6000萬平方米,其從盈利上、規模上都將坐上房企頭把交椅。保利追趕萬科的“雄心”依舊,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在年初就提出,2013年,保利的奮斗目標是銷售額增長幅度達到20%,并將2000億元的目標定在了2020年。今年前三季度,保利地產實現銷售金額896億元,位居榜單第四位。
恒大是目前房企第一梯隊中土地儲備最多,布局最廣的地產商,觸角遍布200多個城市,以三、四線城市居多。前三季度,恒大以746億元擠進榜單前五,同比增長21%,其依然穩居前三季度房企銷售面積榜榜首。恒大總裁夏海鈞在此前年中報發布會上還表示,公司對今年完成千億元銷售目標充滿信心。
霸主之爭愈演愈烈,面對奮力追趕的同行,萬科總裁郁亮坦言,萬科的青春期過去了,已進入成熟階段,不再追求速度與規模,但這并不意味著萬科會甘當第二。
事實上,萬科已在搭建海外融資平臺、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上不遺余力,同樣,為了保證2014年可售資源將保持快速增長,萬科攻城略地的態勢凌厲了不少,其在今年前三季度拿地面積1950萬平方米,體量超過全年計劃新開工面積。此外,順應時勢地與其他龍頭房企連橫合縱,也成了萬科的聰明之選。
第二階梯提速直追
地產業的重構,如果說在千億軍團是翻云覆雨,作為樓市主力軍的房企第二軍團也是瞬息萬變,在較量中演繹著不同的故事。
碧桂園今年勢頭很猛,9個月就實現了674億元的銷售額,已超越620億元的全年銷售目標,并將萬達、華潤置地拋在身后,這再次顯現其低價銷售的威力。另外,今年碧桂園還成立海外事業部和商管公司,致力于多元化經營,形成海外地產與商業地產并舉的發展格局。
在牽手綠城后,融創繼續講述快速增長的故事。融創前三季度銷售額為324億元,同比上升63%,如果加上協議銷售額,融創前三季度已接近400億元。按照融創高層的解讀,公司四季度有多個高端項目開盤,全年突破500億元大關基本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