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韓國效應
隨著三星項目落地的是上百家配套企業和上萬名韓國人,而且這種示范效應正吸引著更多的韓國企業前往西安投資。
在三星一百多家配套企業中,韓國企業占大多數,其中員工超過100人的企業有30多家。除了這些配套企業外,還有更多的韓資企業正在與西安方面接觸,希望在這里投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現代汽車集團的第四工廠項目。
今年6月底,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專程訪問西安,隨訪的經濟使節團多達71人,包括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LG集團會長具本茂等。
鄭求鎬告訴記者,現在SK、LG等大企業也在考慮投資險。三星項目落戶西安和樸槿惠總統出訪西安之后,更多韓國人了解了西安,想來投資的人也多了起來。而此前韓國人了解更多的是北京和上海、廣州、青島、大連這些沿海城市,這個在唐朝時期與韓國來往頻繁的城市似乎被遺忘了。
實際上,西安與韓國的淵源頗深。唐朝修建的興教寺是新羅王子圓測和尚修行的地方,韓國華嚴宗的創始人義湘大師也曾來長安學習佛教文化,即便是近代,也有韓國抗日光復軍在西安的活動痕跡,其司令部一度設在城南杜曲鎮。
三星的到來再度將二者聯系起來,伴隨著更多韓國企業的進駐,韓國人也大量涌入西安。現在從高新區的綠地、依翠園到陜師大附近的明德門等社區,甚至到東邊的曲江新區,都在吸納大量韓國人居住生活。明年三星工廠投產后,在西安的韓國人將從3000多名擴大到1萬多名,如果現代能在西安投產,加上其幾十家配套企業,韓國僑民人數還會劇增。
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不僅使得西安更加國際化,而且對城市功能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這么多韓國人進來之后,衣食住行解決沒有大的問題,但是教育、醫療則存在一些難題。
目前西安沒有韓國僑民學校,對于普通韓國人來說這里的國際學校收費太貴,而普通學校有時還存在申請入學難的問題。此外,韓國人看病也存在問題,雖然西安的醫療資源和條件很好,但由于語言障礙使得就醫成為一個問題。
不過,西安也在解決這些國際化進程中的問題,去年韓國白醫院與高新醫院進行戰略合作,提供韓語醫療服務。至于教育問題,鄭求鎬表示,如果僑民達到1萬人、學生200名以上,可以跟韓國政府申請在西安建立韓國僑民學校,老師是韓國人,課程與韓國一樣。
“雖然現在很多韓國人來了,但是單身的比較多,隨著僑民學校的建立,家人孩子可能都會過來。”鄭求鎬說,自己孩子就在西安上學,家也安在了這里。(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