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地潮的襲來直接導致了房價上漲的預期。
8月22日,位于北京房山長陽的理工大學9號地被萬年基業收入囊中。萬年基業以15.74億元總價加上配建4.2萬平方米限價房創房山區域新地王,溢價達49.9%。至此,房山樓面價突破2萬元,“面粉”價趕超“面包”價的情況再次出現。
“房山都要賣到3萬元了,其他區域怎么可能不漲。”北京一位開發商告訴記者,該公司即將在9月入市的項目此前預計的銷售價格一直保持在3.5萬元/平方米,但房山拍地之后,也在醞釀漲價。
地價高燒的不僅是北京。8月26~28日,廣州、廈門、上海多宗地塊成交,溢價均超過了100%,最高達到185%。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8月,10個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811.6億元,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近1.5倍,較2011年同期增長31.3%。
購地金額居高不下反映的是今年以來房企資金面的寬裕。7月份10家標桿房企權益購地金額412億元,為2009年以來的第三高位,僅次于2009年9月的434億元和12月的473億元。
“如果下半年房地產政策面依然維持現狀,標桿房企量價齊升的勢頭將繼續保持。土地市場方面,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地塊仍將是標桿房企爭奪的焦點。”張大偉表示,房企對后市集體看多,對土地的渴求空前。從整體市場走勢來看,土地作為房地產市場的唯一原料,高地價明顯刺激房價上漲。“爭搶激烈的土地市場會很快將價格信息傳遞到住宅交易市場,樓市房價在"金九銀十"依然將維持上漲的趨勢。”
樓市爆發周期或近尾聲
在北京房地產市場“高燒不退”的同時,全國主要城市的整體房價也是持續上漲。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3年8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442元/平方米,環比7月上漲0.92%,是自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5個月環比上漲,其中71個城市環比上漲,29個城市環比下跌。
而在多地樓市出現價格上漲的同時,部分城市的調控政策卻出現了“一松一緊”的態勢。其中,溫州、蕪湖通過調整了限購標準、增加住房補貼來緩解政策調控,而鄭州、南京則進一步收緊了調控政策。
“中國樓市已經出現了事實上的冰火兩重天:一二線城市量價齊上漲,而三四線城市則出現了庫存積壓,賣地難。”張大偉分析認為。
對此,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指出,8月以來,為落實“進一步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價格”的房價控制目標,緩解供求矛盾,北京已部署安排相關部門抓緊研究推進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和相關政策。
“從中央政府而言,調控方向有所轉變,形成了符合以下市場特征的長效機制: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撐、高端有市場。”胡景暉表示,去年以來,北京通過預售證發放來控制房價,效果并不明顯。然而,2010年在房山中鐵建國際城項目也曾經有過“限價”的試點,控制房價效果明顯。因此,將限價的步驟延展至土地出讓階段,也是控制房價的有力途徑。
“不論是從城市協調發展的角度、城鎮化推進的角度,還是經濟轉型的目的,都需要抑制現在瘋漲的一二線城市價格。”張大偉指出,經濟逐漸平穩,調控的長效機制已經基本醞釀完成,樓市的爆發周期已經接近尾聲。
剛需族“出走”河北 環北京區域樓盤現千人搶房
8月31日,早上不到8點,張越(化名)坐了近一個小時的公交來到位于北京西三環紫竹橋附近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他接到銷售人員的通知,他關注的樓盤將在此舉行客戶升級活動。“其實是要搖號了。”張越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