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東的一些做法是不合理,但要是真取締了群租房,我這點收入,去哪里租房呢?”住在隔間里的小張,顯得矛盾而不安。
7月18日,北京住建委等多部門印發《關于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于5平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時隔近半個月,記者在北京多處群租房集中地區探訪發現,“蟻族”們的生活并沒有什么變化,而低廉的房租是群租房難以根治的最主要原因。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對群租房整治的同時,更需要加大保障房供應,盤活存量房進入租賃市場,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條件。
滿樓皆是群租房
近日,記者來到人民大學西門附近,遠遠就可以看到紫金莊園小區門口,有6、7個舉著招租牌子的人。“有窗子的隔間1500元一間,就是一間臥室一分為二,中間打隔斷。”招租者明確說自己不是中介公司,就是做租房生意的。“短租是60-100元/天,長租是650元-2200元/月。最貴的是有窗子的單間,最便宜的是床位。”
在附近的另一個小區,幾乎每棟樓的每個單元門口,都貼著招租廣告。一位中年婦女主動搭訕:“是來找房子嗎?我這里一個床位是450元/月,沒有窗子的隔間是800元/月,有窗子的隔間從1000元到1500元都有。”
隨后,記者在這位婦女的帶領下看房,一套60平米左右的兩居室,用木板隔成了5間,每間住1、2人不等。而在所謂的床位房,是一間10多平米的主臥,放著3張上下鋪的床位,住6人,擁擠不堪。
據小區里的住戶介紹,附近的幾個小區,大部分都是出租房,而且打隔斷群租占據絕對主流。這里的租戶主要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考研族等低收入人群。
租戶盼治理怕取締
高小姐畢業3年,工作地點在西四環外,去年她在海淀區田村附近的圣華里小區,住過半年的群租房,被黑中介坑了一道后搬離。“我當時住的房子是大約70平米左右的兩居室,隔成了6個房間,住了11個人。當時收入不高,主要的出發點就是便宜,而且中介說免中介費,就被說動了。”小高后來才知道,沒有免費的午餐,最后搬走的時候,一分錢押金都沒退。“中介會找各種理由,例如說燈壞了罰200元,馬桶水箱壞了罰300元。這些東西早就壞了,說了好多次他們也不修,最后卻說成是我的責任。”
小張兩年前報考了人民大學的在職研究生,才搬進了人民大學附近的群租房。提起最近有關部門要查處群租,小張更多表現出來的是擔心:“我希望能治理黑中介的違規行為,但真的不希望取締群租。要是取締了,我這點收入,去哪里租房呢?”
品牌中介紛紛撇清
“這次建委的清查,對一些小中介公司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大的品牌公司,之前也是不做群租生意的。”鏈家地產副總裁林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租賃業務,公司過去也一直不允許打隔斷,不接受二房東的委托業務。
偉業我愛我家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公司早有嚴格規定,要對出租房屋面積、最多可以住多少人進行鑒定,并且對每一單業務進行審核,審核通不過不允許成交。
記者在人民大學附近,以租戶的身份詢問了鏈家和我愛我家門店,中介均表示不出租隔間。
■ 律師聲音
簽合同前查看相關證件
●王澤希,億達律師事務所
群租房的房源是由中介或二房東轉租給個人,租戶不能直接聯系到房主,一旦租戶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害,房東可能會以不知情為由拒絕承擔責任。因此,租客應盡量與房東直接簽約,同時在簽訂租房合同前一定要房主出示房產證正本、有效身份證明。如果是和中介簽訂租房合同,需要中介出示房主直接授權給中介的房屋租賃授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