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阿房宮景區也曾經是陜西省的重點招商項目,開建于1995年,2000年開始對外營業,因為在最新的規劃中,這個公園處于限高8米的控制建設區內,而該景區的建筑高度超過30米,并且位于未來的阿房宮國家遺址公園的正南方,所以被勒令拆除。
陜西省社科院旅游專家張燕認為,人造阿房宮景區地處偏遠,不僅道路、公交設施配套不足,而且會與未來的阿房宮國家遺址公園的旅游形成此消彼長之勢,很難“雙贏”,因此在新的規劃出臺之際,難逃被拆遷的厄運。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主任康軍表示,將與北京首創合作,積極發揮各自作用,規劃好、建設好、經營好“首創阿房宮文化旅游基地”,使之成為人文高地、產業標桿。
北京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表示,首創集團將“全力以赴,把多年積累的金融、地產、投資領域的經驗和優勢,運用到阿房宮項目的具體開發建設過程中,與灃東新城攜手創造全新的開發建設模式”。
對于阿房宮國家遺址公園,在今年4月13日舉行的專家意見征求會議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劉慶柱就表示,“盡管有遺址保護的概念在里面,但遺址公園是不是以人們休閑娛樂為主呢?我看不是。首先你這個公園規劃的基本思路就有問題。”
對于整個“首創阿房宮文化旅游基地”項目,陜西省本地的區域經濟專家表示,客觀地說,中央游憩區和商業休閑區已經成為特大城市必備的功能板塊,西咸新區作為一個正在建設的都市區域,也應該有相應的板塊,但縱觀最近幾年地方政府主導的所謂遺址項目,最終結果都是將一個商業休閑區塊開發成了特大型的房地產項目。
“通俗地說,就是通過運作所謂的遺址項目,讓周邊土地迅速升值,然后推動房地產的開發,這種商業模式沒有創新可言,即便是包裝成為旅游地產項目,也難以擺脫運作土地的模式。”上述專家認為。
另一位陜西省的政經觀察者表示,北京首創集團對于阿房宮項目的開發,必然是通過區域性的休閑度假板塊的包裝之后,以房地產項目獲取投資回報。
“把文化遺址包裝成休閑、會展、度假項目,客觀上讓一片廢棄的遺址實現了周邊經濟價值的提升,但如何避免文化遺址免遭商業開發的沖擊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考驗。”這位政經觀察者表示。(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