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溫州中介公司的調查顯示,即便在嚴厲的限購政策下,超過50%的溫州人為了子女在杭州購房,30%的溫州人打算來杭州居住、工作,還有近20%的溫州人以投資為目的。說明許多溫州人并非以純粹的炒房為目的。
溫州中梁地產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陳永鋒對本報說,目前溫州專業炒房者有的已經撤出來,有的還沒有撤出;而跟風炒房者,大多通過抵押、借款方式,于2011年房價高企時買入,如今多數被套;而買入較早的少數投資者,20%所得稅和全國住房聯網信號,會把他們的房源逼出來。
在當前的不確定形勢下,不少溫州人也考慮轉售為租,畢竟滬杭租金相對較高,可以“以租養貸”。
溫州人高某在杭州有三套房子,之前兩年他的房子掛在中介公司,但一直未能如愿出售,如今他打算把房子全部出租。在他看來,之前調控加碼的稅費,后來一般都由買家承擔,關鍵還是日后買賣雙方的市場博弈。
眾說紛紜的后市
在與溫州投資者的接觸中,韓健、黃斌俊均明顯感覺到,如今溫州購房者的觀點分歧很大。
韓健說,“國五條”出臺后,一些溫州購房者預判后市認為,如地方執行很嚴格,房價將會平穩向下;如地方執行比較寬松,房價還有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
黃斌俊表示,一些溫州購房者認為,今后兩三年里的政策利空已經出盡;一些人則認為房價不漲,就意味著投資受損;也有人認為,貨幣供應量還是很大,房價必漲無疑。“各人觀點不同,沒有一個統一意見,這與十年前溫州‘全民炒房’、兩年前‘多方力量為主’形成鮮明反差。”他說。
“賣的人很多,買的人也不少。”一位溫州資深炒房者對本報說,今后中國城市“房價梯度”還會更加明顯。
該炒房者認為,中國房價泡沫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房價下跌空間非常有限,北上廣深杭等城市土地供應有限,其教育、醫療等資源優勢越發明顯,所以一二線城市房價不能以當地人收入水平來衡量。在他看來,今后一段時間內,三四線城市房價還會下跌,一二線城市房價還會上漲。
于是,一些有實力的溫州購房者,還是繼續捂住一二線城市的房源。一位在上海開發樓盤的溫州開發商對本報表示,之前一位溫州瑞安的女士對他說,她手里“拿著”300余套房子,這些房子的房東主要來自當地村民以及親戚朋友,她充當“房產代理人”角色。
盡管各方觀點分歧很大,但在市場不確定因素下,如今一些溫州普通購房者的投資方向正在出現轉移。
“‘撈一把’的心態不存在了。”溫州天浩置業銷售經理谷建光對本報說,住房限購、限貸政策沒有放開,二手房交易流通開始減緩,一些溫州炒房者看不到房價暴漲前景,于是賣掉住房,回籠資金投資其他領域,比如沒有限購、限貸的商業地產,以及回報穩定的理財產品等。(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