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獲悉,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秦嶺北麓西安都市農業示范區規劃(2012—2020)》。示范區將以都市農業為主導,到2020年,秦嶺北麓西安都市農業示范區,農業總產值由2010年53.2億元增長到9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7725元增長到3萬元。
規劃 面積860.6平方公里
示范區規劃范圍為:西安市南部的秦嶺北麓環山路沿線及其以北地區,南橫線以南大部分地區,東至藍田縣的厚鎮,西鄰周至與眉縣交界處,橫跨藍田縣、長安區、戶縣、周至縣,共涉及1區3縣37個鎮、街道和602個行政村,規劃區總面積860.6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至2020年,形成裝備現代化、生產集約化、功能多樣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基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農業發展水平,成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重要功能區域,并引領中國西部都市現代農業向國際化邁進。
到2020年,示范區農業總產值由2010年53.2億元增長到9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7725元增長到30000元;觀光休閑農業實現接待人數由2010年464萬人次增長到1300萬人次;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0年的54.9%增長到70%。
格局 “一軸四區 六廊八心 ”
空間格局上,將形成“一軸四區、六廊八心”的布局模式,構建“山、水、田、園、林、城”的生態格局。
“一軸”即一條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軸。以環山路為主線,以其北側的農業示范園產業帶和南側的觀光休閑農業體驗帶為依托,串聯各鎮(街辦)而形成。
“四區”即四大產業功能區:
——長安現代農業示范區,規劃面積211.3平方公里,以休閑農業、科技農業為主導,形成集生產、觀光、科普、休閑、體驗、購物于一體的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
——戶縣葡萄瓜菜產業區,規劃面積181.2平方公里,以葡萄和設施瓜菜為重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葡萄產區及葡萄酒加工基地、品游大區、文化中心,國內知名的都市觀光型西瓜產業基地,西安市重要的優質蔬菜生產區。
——周至狝猴桃產業區,規劃面積211.7平方公里,融狝猴桃種植、研發、示范帶動、產品加工、休閑觀光、科普教育于一體,形成“南有新西蘭,北有金周至”的國際化狝猴桃產業區。
——藍田山水生態農業區,規劃面積256.4平方公里,以肉雞、核桃、白皮松、蓮菜等特色農業為主導,結合區域特色旅游資源,建設梁塬—溝峪型山水生態農業示范園和復合型休閑體驗勝地。
“六廊”即六條大農業景觀生態廊道。以黑河、澇河、灃河、潏河、浐河、灞河等河流濕地為依托,以河道沿線農田、防護林帶為構成要素,連接各農業景觀斑塊而形成。
“八心”則將建設灤鎮、王曲、蔣村、草堂、馬召、集賢、湯峪、玉山八大都市農業服務中心。
交通 建5條觀光綠道
秦嶺北麓西安都市農業示范區,將以都市農業為主導,穩定“米袋子”,豐富“菜籃子”,提升特色農業發展水平。重點發展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與流通業等五大農業產業。
配套設施方面,將與“秦嶺西安段保護規劃”相銜接,實施“12511”交通工程,即建設12條快速通道,沿環山路、西太路、西灃路、子午大道、長安大道規劃5條都市農業觀光綠道,1條直達示范區的高架快速干道,1條都市農業旅游專線,使示范區與主城區交通聯系更便捷通達,方便農業觀光游。(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