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障房開工建設進展順利
——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張學勤
近段時間,有關保障房的安全質量問題再次為社會所關注。對于這項事關民生的熱點問題,人們迫切地想去了解其資金壓力是否已經得到緩解、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又有哪些措施等情況。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張學勤日前接受了采訪,就相關問題一一作答。
保障性安居工程進展順利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已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28萬套,基本建成150萬套,完成投資2470億元??梢哉f,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進展比較順利。
張學勤從4個方面分析了進展順利的原因:一是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對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的部署較早;二是中央對于這項工作的補助力度不減;三是各地通過幾年的經驗積累,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有了不少工作經驗;四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銀監會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了有關政策措施,全力推進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
“去年12月,國務院專門召開了住房保障工作會議,對住房保障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和各省區市簽訂了目標責任書。今年2月,國務院專門組織了一次關于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質量工作的督察活動,這是今年工作順利進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張學勤說,“今年新開工套數比去年有所減少,但中央補助資金的力度不低于去年,補助資金下達給地方的時間比去年早一個多月。”
資金預算不會成為絆腳石
由于去年開工的1000萬套保障房在今年會繼續施工,加上今年新開工700萬套的任務,保障房的在建規模將達到一個新高度,資金的需求量較往年也有所提高。
“對此,今年中央對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補助力度只增不減,而且中央也明確要求地方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安排在預算內。同時,中央代地方發行的國債優先和傾斜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很多地方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當作大頭。融資方面我們提出來要規范利用企業債券,包括利用地方的融資平臺建設保障房,也包括其他企業建設保障房項目,都可以發行企業債券,當然要按照規定通過審批。此外,還要加大銀行信貸的支持力度,這幾年銀行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張學勤說。
據記者了解,在資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已下達地方1483億元補助資金,其中第一批補助資金454億元已于2月份下達到地方,較去年提前1個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面臨的籌資的壓力將逐步得到緩解。
質量問責建立永久責任制
由于保障房建設特殊的民生屬性,其質量安全問題自誕生之日起便成為社會議論的熱點。對此,張學勤表示,中央政府及有關部門歷來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不僅不斷規范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程序和建設行為,明確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設要保證足額投入,“通過幾方面的政策措施及近年的督察情況來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質量總體可控。”張學勤說。
張學勤還表示,將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中,建立“永久責任制度”:“按照規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同的主體要負各自應有之責,同時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質量永久責任制。而且,項目建成后要在保障性住房項目設立永久標識牌,把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所有參建主體都進行標注,不僅單位名稱要刻在上面,人名也要刻在上面。如果你做好了,將來就是個光榮榜,做不好就是恥辱柱。”
據記者了解,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組織開展全國性保障性住房質量安全大檢查,一旦發現問題會立刻要求當地進行整改。同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質量問責不僅對參建單位有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將其納入考核機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