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意境:快上西樓賞月,擔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擋,不夠明朗。請美人吹笛,驅散浮云,喚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涼潔爽,剛經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回又亮。追問月宮里獨處的嫦娥,孤冷凄寂時有沒有愁恨?應該有很多白發。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長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為之助興添歡。嘆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總是圓時少、缺時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我欲化離恨為聚歡,待人歸時再細細傾訴。
(十四)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望漢月》
——柳永
意境:這首詩寫離別后的愁苦和怨恨,這是柳永詞的一個永恒主題.寫得明白如話,卻又情真意切,耐人尋味."萬種千般",寫盡離人或思念、或疑慮、或猜測、或埋怨的諸多復雜心態."明月明月明月,爭耐乍圓還缺",極富民歌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