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神—別的神可以不愛我們,但是這個神,一定會愛我們。由于暴風雨,深夜11點時家中突然斷電,于是我借著兩盞應急燈的白色光線讀完了尼爾·唐納德·沃爾什的《與神對話》。合卷后的第一反應是:如果真有那樣的神就好了!
我想起狄更斯的話:“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如果你此刻快樂卻不敢相信,憂愁卻不愿放任,如果此刻你的內心疑惑重重,那么你或許是被時代折磨的。確切說,是被這時代各種各樣的造物主及反射造物主精神的他人所折磨的。
我始終覺得我們評判他人和自己的標準,來自經驗。這經驗中包括微觀的利益關系,宏觀的歷史進程,也包括民族積累的道德觀……再追根溯源,這些經驗都來自神。不管你信不信宗教,都有一個神存在于你的生活和思想中,它是不可辯駁的規則制定者,它是規則本身。也許你的神苛刻而殘忍?也許她的神慈善卻虛偽?但當它化身為“是非對錯”后,我們對它的任何批駁或者質疑都襯得自己像個自艾自憐的小丑罷了。
是的,比起我們這些虛無主義者來說,神的原則總是更小的圈,而我們這些圈外人為了得到自我的認可,要承受多少的苦楚呢?
現在好了,當有一個神站出來告訴你:他從來沒有制定規則;沒有原罪;愛自己比愛他人更重要;他對你的愛不計條件;你可以為所欲為,絲毫不用害怕有報應;且世界上沒有地獄和魔鬼…………如果有這樣一個神,那么我們的身份、人格以及幸福都將被重新定義。
這是尼爾·唐納德·沃爾什的神。他借助沃爾什的鋼筆,把他的真理公布于眾。沃爾什抓住這個機會(或許是自己的靈感),問了十萬個為什么:我的生活什么時候才能平步青云?為什么生活中的關系總是如此棘手?為何我總是賺不到足夠的錢?我為什么不能以我真正想做的工作謀生呢?有轉世和業債嗎?性愛是好的嗎?有外星人來過地球嗎?
回答如此堅定而明確,以至于讓人懷疑,這如果是算命先生之類的把戲的話,是很有被戳穿的危險的—但是,答案無論從邏輯或者情感上都是無懈可擊的。于是我不禁自問,如果這不是沃爾什的智力所能達到,那或許真的是有神助呢?我多么希望這是真的,因為我們都需要《與神對話》中的那個富有自由主義精神的神,正如每個人都需要一位導師,能給你指引只能經歷一次的人生。
《與神對話》在我的一位虔誠信仰基督教的朋友看來,實屬異端。但它當然不是宣揚什么宗教,本質上來說,它提供了一種文化自由主義的人生哲學觀,為人療傷,有幾分像葛印卡或者奧修。比如說,這位Mr. God把人類行為在最深層次上受到的驅使歸納為兩種情感:愛和怕。它們衍生出兩種創造物:神和魔鬼。愛和怕在我們的生活中互相交替:對于最為珍惜的東西,人們先是愛,然后是毀滅,然后再去愛。這個言論與叔本華的豪豬論具有相似性。
這位神與以往的都不同。首先他是寬容的:他創造了完美,卻可以接受和原諒不完美,因為他知道做錯事的人自然會遭受自然規律的后果,又何必再進行什么無用的譴責呢?其次,他很公正,他從不以自己的無所不能來威脅或者壓制聽眾,他不下達命令,不排擠任何人,只是靜觀其變。再者,他會爆粗口,也會講笑話—別驚異,幽默也是他發明的。
Mr. God還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比如他會說:“泯滅情欲等于殺死神。”
“我怎么會由于你選擇了我提供給你的選擇而懲罰你呢?”
“最懂得愛的人是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