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文化讀書訊 美國作家杰羅姆·大衛·塞林格27日在位于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歲。就此,新浪文化讀書頻道連線了《麥田里的守望者》的譯者孫仲旭。除了《麥田里的守望者》之外,孫仲旭的主要譯著還有奧威爾的《一九八四》、斯托帕的《烏托邦彼岸》和伍迪·艾倫的《門薩的娼妓》。
十九年前,讀大二的孫仲旭從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的原版,孫仲旭說:“一讀之下,竟與書里的主人公霍爾頓有息息相通之感,他的憤怒就是我的憤怒,他的迷惘正是我的迷惘,他的歡樂也是我的歡樂。此后,我把這本書視為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感情很深。”畢業后孫仲旭讀到施咸榮的中譯本,但直到1999年元旦,他才把這本書裝進背包,作為去郊區爬山時的讀物,然而一讀之下,覺得不是很滿意,于是萌發了自己重譯一遍的念頭。翻譯完成后,孫仲旭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了獨家擁有《麥田里的守望者》簡體中文版權的譯林出版社,譯林出版社施梓云表示暫時不能出版孫仲旭的版本之后,又對他推薦的新書《塞林格傳》表示了興趣。
2007年3月,譯林出版社出版了孫仲旭譯版《麥田里的守望者》。孫仲旭說:“現在的文學翻譯處于低谷,人才流失也很嚴重,從事文學翻譯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可是那種實現自我的感覺讓我無法放下手中的譯筆。既然已經選定了這條道路,相信自己還會堅持下去,繼續為讀者介紹好的作品。”
有書評人認為主人公霍爾頓也成為美國戰后“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孫仲旭對新浪文化讀書頻道表示:《麥田里的守望者》寫一個邁向成熟的15歲少年霍爾頓的苦悶,無論哪個時代哪個社會,都有這樣的苦悶。正因為此,《麥田里的守望者》才會暢銷不衰。(文\莊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