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茫
201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偉大的節日,國內出版界推出了許多抗戰主題圖書,借此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以此來見證一個偉大民族的熱血情懷。
血肉鑄成的抗戰史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回顧了自九一八事變到日本宣布投降14年間,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艱難曲折的歷史。全書對國民黨軍隊前期在正面戰場的浴血奮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后正面和敵后兩個戰場的戰略配合,敵后戰場逐步成為抗日主戰場等重大歷史問題,作了實事求是的歷史還原。對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國戰場與盟軍的戰略反攻、日本投降后的國際格局等有關歷史細節,也都作了詳細的記錄探討。
抗日戰爭是一部抗戰史,也是一部血肉鑄就的英雄史。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張憲文主編的《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全面還原正面戰場重大戰役,彰顯中國軍隊鋼鐵意志。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奮起反抗。在上海八一三抗戰、臺兒莊大戰、徐州戰役、武漢保衛戰等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前仆后繼、浴血奮戰,給日軍以嚴重打擊。但在戰斗過程中也存在有士氣低落,指揮失當的現象。本書利用大量檔案資料,系統介紹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即中國抗日戰場,其正面戰場的部署和作戰情況。
抗日戰爭是中國民眾始終無法忘懷的歷史。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的李繼鋒的《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搜集了寶貴而罕見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書中以時間為順序,寫了“1931東亞歷史的分水嶺”“1932南與北:孤獨的抵抗”“1937到了最后關頭”“1939積小勝為大勝”“1944兩條生死線”“1945永載史冊的勝利”等抗戰紀實。目的就是摒除大眾以往對抗日戰爭模糊不清,甚至人為扭曲的認識,全景而形象地呈現那段血與火的過去,最直觀地展現了當年中國軍人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民族氣節。
中國不會亡的原因
當年積貧積弱的中國,為什么能夠戰勝世界強國日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王樹增的《抗日戰爭》,全面真實地揭示了中華民族第一次全民同仇敵愾所贏得的偉大的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對敵我雙方統帥部的戰役企圖、計劃,兵力部署,作戰行動和戰役經過,都作了詳盡的記敘,特別是對戰役戰斗結局及其經驗教訓,能從軍事學術的高度給以分析、總結與點評。當時,大量一線普通官兵,海內外中華兒女,都投入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中。他們的社會地位大多卑微,但這群人,以行動拒絕自己的民族淪為卑微!
穿越歷史硝煙,重讀一封封感人肺腑的抗戰家書,足以令人動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的《抗戰家書:我們先輩的抗戰記憶》,收錄了左權、吉鴻昌、張自忠、戴安瀾、蔡炳炎、謝晉元等抗戰先輩近100封家書及其背后的故事,展現了中國人民長達14年的抗戰心靈史。其中既有熱血男兒從沙場寫給親人的絕筆,也有嚴父慈母對子女的叮嚀;既有兄弟之間的同心同德,亦有戀人之間的款款深情;既有戰場的硝煙炮火,也有亂世的顛沛流離……國破家亡,民心凝聚,全民抗爭,精神屹立,最終取得勝利。
在八年的抗戰中,除了喋血疆場的烈士之外,中國的特工人員,也曾在敵后與日偽展開激烈較量。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旅日歷史學者薩蘇的《中國不會亡:抗日特工絕殺行動紀實》,從日本史料,從“敵人的眼睛”里,發現和記述的中國抗日特工鮮為人知的史實,以生動的細節展現了抗戰時期敵后諜戰,特別是十幾宗經典絕殺日偽行動的全過程。其中既有中國特工人物傳奇,又有敵方特務組織背景揭秘,還有抗聯武裝特工和軍統培訓、特工裝備等內情披露,以獨特視角,全面深入展現了中國抗日隱蔽戰線諜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