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種種原因,原來的書稿確實目前不能拿出來出版,只能把它先妥善地保存下來,再留傳下去,相信會成為將來有朝一日研究賈平凹的珍貴資料。未加修改的書稿具體什么時間能夠拿出來很難確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皆可,至少應當是我們這些人都經過殯儀館處理之后。賈平凹同意我這個觀點,說是我們都死了以后,愛球咋辦咋辦去。
書稿寫成后,我的西北大學作家班同學魯風協助聯系了陜西師大出版社,編輯張建明看過書稿后認為可以出版,但是希望不要公開批評一些陜西作家的作品,大家都還要見面,具體地指出了書稿中的不少內容。我在遵囑修改中感到,要是全部按照要求刪去那些內容,則失去了寫作這部書的意義。后來有人建議在外地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孔令燕看過了書稿,認為內容和質量都不錯,后因該社專注于虛構的文學作品未能如愿。適逢此時孔在北京遇見陜西師大出版社社長劉東風,便向其推薦。劉東風認為這本書應當在陜西出版,隨即做了安排。6月20日下午,劉東風、孔令燕一起在西安見到了賈平凹。賈平凹說只要事實準確,就什么都不怕。劉東風當即在電話里告訴我,那就不要多改,由他們出版。如果因為作品內容引起什么官司,我愿意承擔全部法律責任,與出版社和其他人無關,特此予以說明。
對于孔令燕、劉東風和我的同學魯風以及張建明在出版上的幫助,在此表示特別的感謝!
2014年6月23日
于西安浐灞改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