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張建利
2014-11-27 10:55:31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張建利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王衛民 偶爾的一件事,決定我必須前往甘肅正寧縣的三嘉鄉。說是甘肅,其實和陜西旬邑縣職田鎮連畔,加上黃土高原人的淳樸,雞狗貓之類跑來竄去,誰也不說走過了省界,語言、習俗無異,只...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楊富安 金秋時節,我和妻沐浴著金色的陽光,送女兒到中南財大上學,才有機會乘火車來到武漢。 中南財大位于武昌首義黃鶴樓下,距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很近,我們3人步行來到首義廣...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馬逍遙 時下,寫過幾篇“豆腐塊”文章,畫過幾幅山水抑或花鳥小品,便被簇擁為文化人。但凡自居了文化人,差不多大都給私家書畫房,冠以:室、齋、樓、屋、堂什么地。湊熱鬧趨...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朱書海 三尺講臺執教路,四十春秋一揮間。 帶著半身慵懶、帶著一身疲憊、帶著三十年黨齡遷轉至老干支部的組織關系,撣去滿身粉筆的征塵,2014年元月,我與全鎮十幾個老教師在學校領導...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田家聲 計劃經濟歲月,供銷社在鄉村人眼里可是香餑餑。因為那時候物資奇缺,而老百姓急需的物品,小到油、鹽、糖、堿、火柴、肥皂,大到自行車、縫紉機、架子車轱轆等都屬分配物資,牢牢...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金友全 徑曲嶺崢嶸,曾吟古客行。 韓公愁有險,賈島嘆無平。 憶事清泉語,懷人翠鳥鳴。 皆詩觀景美,古客此留名。 古道懷古 峰巒古道幽,出岫白云浮。 翠鳥林中語,清...
商洛日報-商洛之窗訊 劉鳳鑫 我是丹江邊上長大的一只“旱鴨子”。在我十三歲那年,擔石灰到月亮灣去賣,以賺取學費秋季上學。回來的時候,為了節省五分錢船錢,獨自涉水丹江被漩渦卷走了,一位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