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勤奮借口癥
勤奮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勤奮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要想成功除勤奮之外,還需要方法,內在動力等因素。有些學生片面強調勤奮的重要而不顧及其它重要因素,一旦考試失敗,仍抱住勤奮不放,耗時間,死學習,以苦為安慰,以此為借口,說什么“我盡到努力了,學不好沒辦法”。有的學生學習廢寢忘食,不辭辛苦,可稱為“拼命三郎”,但效果如何卻全不顧忌,只求心里安慰,“我盡力了!我拼命了!我無愧了!”我們說他們是患了勤奮借口癥。
怎么防治勤奮借口癥呢?
一是勤奮加方法,在勤奮的基礎上講究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學會記憶和思考,提高學習質量;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加強自我調控能力,發揮主體精神等。總之,講究學習方法和獨立思考是防治勤奮癥的一劑良藥。
二是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勤奮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條件下,體驗學有所獲的喜悅,能增強學習興趣,興趣濃學習效果更好。
三是激發深層次的學習動力,即進一步激發學生高層次的求知,創造和審美的需要。把學習當作自己高層次需要的滿足,當作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個時候你的潛能的激發都能達到最高水平。只顧蠻干,盲學而不顧效果的勤奮借口癥就能徹底治愈。
善于思考,充滿興趣的勤奮,才是學習成功的基本保證。
(五)環境借口癥
有些學生學習不努力,學習效果不好成績差,不從自己的主觀方面找原因,反而埋怨環境條件,把自己學習失敗的原因全推向客觀環境,此種思想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他們患了環境借口癥,他們常抱怨學校條件差,生活也差,不能安心學習;也埋怨著教室不安寧,老師講課聽不懂;也有學生為家庭條件差而自卑,比不上別人有吃有穿有錢用等等,治療此癥有以下幾種:
第一,正確對待環境。人很難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以積極的態度從外部環境條件中吸取有益養分,為我所用,不能只看到環境差的一面。正確態度就像特級教師魏書生所說:“改變自我,天高地闊;埋怨環境,天昏地暗,與己無補”。要記住求人不如求己。
第二,認清決定學習成敗的因素,環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起決定作用的是主觀因素。外界環境是外因,人的主觀因素是內因。治療環境借口癥首先得學會從自身找原因,然后是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第三,尋求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如,學會記憶和思考,培養積極的自我概念,增強自信和自尊,發揮個體潛能和激發內心的動力等。(美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