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南縣蘭草河畔工作十余年了,多年來喝蘭草河的水,吃農民手工制作的勁道可口的“蘭草河紅薯粉條”。蘭草河之于我----春踏青于身,夏戲于其水,秋賞于其葉,冬醉于其雪。下鄉途中偶聽年長者道出蘭草河的故事,在此記錄以示反哺。
《一》霸王賜名
話說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項羽率子弟八千起兵反秦。一度攻克江南諸地,沿河南省由洛河行軍欲過藍天,潼關與劉邦問鼎咸陽。大軍行至洛南縣王嶺鄉馬溝村,登高察看地形。只見一條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的河流,宛如少女嬌脖上飄圍著的銀絲帶,婀娜風致。河邊綠翠叢生,山前野花爛漫。霸王被國畫般景致陶醉其中,不禁問及河流名字,部下及當地百姓皆答:“無名”。霸王很是惜哉欲命名有一時想不出好的名詞。又帶眾將士登臨山頂欲俯河,忽見茫茫然一片片郁郁蔥蔥的蘭草花,隱隱約約望不到邊。一陣風來蘭草花根根抖擻正如整裝待發決勝千里的霸王壯士,項王頓生靈感逐賜河名為“蘭草河”。從此蘭草河因霸王賜名流傳至今。
《二》八姐浴潭
宋朝時期,抗金明將楊繼業生得七子二女。之女楊八姐貌美如仙,被宋仁宗相中有納妃之意,楊八姐不從。宋王派王延齡到楊府找佘太君提親,佘太君自知八姐意愿故上殿勸說宋王,金敵當前,楊八姐將帶甲出征,婚事后議。
宋仁宗見金軍勢大,正是用人之際,納妃旨意暫時擱淺。楊八姐心煩意亂心想遲早被宋皇“收官后宮”便尋求有限空閑時間單鞭快馬游春鄉野。
一日游至洛南縣蘭草河,但見它無長江之激蕩,卻不失長江之清澈;無黃河之墩厚,卻不失黃河之豪情。不覺然馬至蘭草河小街村段淺譚處,潭水碧波蕩漾。馬兒歡快的暢飲,驚散了追逐的魚。潭邊雜草淹沒了人的膝蓋。“真乃沐浴的天然寶地”奔波數日的她不禁發出驚嘆。楊八姐四周回顧無人逐脫衣沐浴。美山美潭美人美輪美奐。。。。。暢浴其中的楊八姐被一聲清脆的鳥鳴聲驚悟,忽覺已離家多日。宋仁宗雖無道但抗金大業要緊,《當然宋仁宗后念楊家誓死效命朝廷未強迫八姐為妃,但從此無人敢娶八姐為妻,故美人一生未嫁。》逐速穿衣淡妝快馬加鞭南歸。急行之中把“粉盒”遺丟于洛南高耀鄉會仙村。《該村因此得名“會仙臺”》楊八姐沐浴的潭被蘭草河人稱作“八姐潭”。居此蘭草河畔的妖婦媛女個個如“八姐潭”般冰肌玉膚,嫵媚可人。“三要的酒,古城的賭,美麗女子蘭草河走”流傳四方,是因為她們日受八姐潭滋喂的緣故。。。。。。(文/何榮軍 圖/荊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