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健全產業體系。為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先后引入美工、設計、包裝、物流和供貨等20余家企業入駐縣電商孵化中心。以打造“拳頭”產品為目標,完成了“秦嶺八大件”禮盒和單品包裝設計,推出了“高山雜糧”“即食小吃”“特色食材”等產品;以完善產業配套體系為目標,規劃在城東建設電商產業園,以木森電商物流園為主體形成物流配送聚集中心,“秦嶺八大件”品控分揀包裝中心建成投運,農特產品期貨交易物流中心完成規劃設計,形成了較完整的電商產業體系。
第五,強化宣傳培訓。積極參加十九洽暨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第二屆陜西電子商務交流合作發展大會,專題推介電子商務招商項目,分享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吸引省內外電商企業來山陽投資興業。同時,通過傳統媒介和新興媒體,進行立體化、全方位的宣傳,分5個層次累計培訓1500余人次,全縣發展電商的濃厚氛圍基本形成,電商人才基礎進一步夯實。
做大做強電商產業
在省市各級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山陽縣在電商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下一步,該縣將進一步堅定信心,創新舉措,攻堅克難,做到“三個融合”,堅持“三個體系化”推進措施,做大做強山陽電子商務產業。
“三個融合”,即線上銷售與線下體驗相融合,電子商務與特色產業發展相融合,農業產業化與信息化發展相融合。
“三個體系化”推進措施:
第一,堅持平臺建設體系化。發展壯大電子商務產業,必須有高度的產業集群和強大的電商服務平臺支撐。一是建好電商產業園區。在城東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引進知名電商企業和配套服務企業入駐,著力打造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二是建好行業電商平臺。依托陜西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必康醫藥產業園以及中國網庫,積極搭建現代材料、生物醫藥和特色農產品交易平臺。強化自建平臺宣傳推廣,做大該縣農產品電子商務,深化商貿流通、旅游服務、舊貨交易等領域的電子商務應用。三是發揮好服務站的作用。充分發揮服務站聯合社母體、經營人員示范帶動和綜合便民服務功能的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過去生產者、消費者、協作者與專業合作社之間的樹狀結構變為網狀結構,提高農業產業的組織化和金融化程度。
第二,堅持產業支撐體系化。要做大做強電商經濟,必須有充裕的、高質量的“拳頭”產品做保障。一是擴大產業基地規模。按照“山區栽果種藥、坡塬林經林牧、川道建園辦廠”的發展布局,大力發展核桃、板栗、茶葉、九眼蓮、魔芋、高山雜糧等優勢特色產業,打造大秦嶺綠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二是實施名品包裝推介工程。深挖山陽農產品資源,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力度,盡快形成更多“拳頭”產品,積極爭創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三是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從田頭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質量追溯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第三,堅持配套服務體系化。要推進電商健康發展,必須有完整的全業態電商產業鏈。一是建全物流配送體系。盡快完成木森電子商務物流園建設,招租海爾日日順等物流企業入駐,以智慧物流平臺建設為核心紐帶,建立定時、定點、定線的班線式,節點、支點、中心相支撐,捎貨、提貨、送貨相結合的雙向物流配送體系,提高物流配送能力。二是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縣城百兆光纖工程和寬帶鄉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聯網網速,力爭9月底縣城公眾場所、重點集鎮、標志性景區免費wifi實現全覆蓋,行政村(社區)寬帶通達率95%以上。三是做好人才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開展經常性培訓交流活動,培育電商人才。積極與各大專院校合作,將山陽建成各大院校電商專業學生實習和人才培訓基地。四是加強統計監管。定期采集和統計行業發展數據,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先行先試,做好電商企業納統入規工作。加強網上商務活動的監管,嚴厲打擊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網絡詐騙等違法行為,促進電商產業健康發展。(作者系中共山陽縣縣委副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