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各地農村電商異軍突起,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辟了就業增收新渠道。今年以來,山陽縣緊跟發展形勢,積極實踐探索,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成功實現了“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和“省級供銷系統電子商務試點縣”創建目標,逛集網公司被評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
發展電商形勢分析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分析比較和實踐探索,我們認為發展電子商務是發展所需,大勢所趨,群眾所盼。
第一,時也,發展所需。電子商務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新引擎。2014年國內電子商務實現增長31.4%,我省增長21%。研究表明,2014年縣域網購消費額同比增速比城市快18個百分點,縣域人均網購金額也超過了一二線城市,發展縣域電商前景廣闊、市場巨大。
第二,勢也,大勢所趨。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要轉方式調結構,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作用。今年全國“兩會”首次提出“互聯網+”,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電商國八條”、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當下,各地紛紛出臺扶持電子商務發展配套政策,各行各業積極布局電子商務,為電商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和良好環境。
第三,道也,群眾所盼。當前,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特別是我國農村網民占比27.5%,達1.78億人,這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且對商品的豐富度與差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可及時把農特產品賣出去,幫助農民買到物美價廉的工業品,同時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回鄉創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農村的具體實踐,也是實施“雙包雙促”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之一。
山陽電商發展現狀
山陽具有發展電子商務的良好基礎:一是區位優勢獨特。福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作為連接陜東南和鄂西北的交通樞紐,山陽交通條件便利。二是產品資源豐富。有農產品30余類100余種,核桃、板栗等農產品貨源充足;釩、金等主要工業品產量豐富,氮化釩年產量世界第一。三是生態環境優美。境內空氣質量達到和好于二級以上天數355天,空氣清新,生態良好。四是旅游后發優勢明顯。全縣有二級以上旅游資源單體93個,發展“全域游山陽”具有良好基礎。基于此,年初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創建電子商務示范縣的決定,強力推進電子商務發展。主要措施是:
第一,健全工作機制。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3名副縣長任副組長的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抽調10名工作人員具體辦公,制定了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實施意見和扶持獎勵辦法。選舉成立了縣、鎮電子商務協會,開展人才培訓,引領和規范行業發展。縣財政設立1000萬元電商發展專項資金,出臺了“五免費、十扶持”系列優惠政策,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
第二,明晰思路目標。通過考察論證、專家指導,確立了“65433”電商發展思路和目標。6,即政府主導、企業帶動、協會引領、統籌資源、社會參與、融合發展的“六位一體”工作思路;5,即實施產業組織、線上平臺、線下園區、共性服務拓展和智慧縣城建設“五大工程”;4,即縣、鎮、村和景區四級架構;3,即平臺建設、產業支撐、配套服務三個體系化推進措施;3,即達到產業轉型升級、農民增收致富、城鄉創業就業三個目的。到2016年底,力爭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億元,把山陽建成新絲路區域性電商資源集聚和發展中心。
第三,加快站點建設。以自建電商服務平臺——山陽縣逛集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依托,在縣城建成了縣級展示體驗館,在鎮、村按照“站市一體”模式建設電商服務站。目前18個鎮(辦)、4個景區及30個村級電商服務站建成并開業運營。1—6月,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4.8億元,同比增長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