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張 都)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明確提出新常態。他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2014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外國專家座談時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只有把引好、育好、用好人才作為人才工作的中心環節,堅決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的創造活力,使各類人才作用充分發揮。
目前看來人才資源開發存在的不少問題。如人才資源開發緩慢,人才資源開發仍未能跟得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才總量不足,人才專業結構失衡,專家、學科帶頭人緊缺;人才資源開發機制、薪酬分配激勵機制與獎勵機制尚未完善,仍然停
留在過去的管理方法上,導致產生了吸引、使用以及留住人才的
層層阻力。針對現狀,應大力加強與改進人才工作。
相關職能部門要注重協調配合,增強人才工作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組織部門牽頭下,涉及人事、勞動、科技、教育等各相關部門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所有人才工作部門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一是理清職能定位。明確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要求每個成員單位切實發揮自身職能,增強責任感,按照年初人才工作要點,有目標、創造性開展工作;二是實施分層分類考核。對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非成員區直單位、各鎮(辦)要實行分層分類考核,將年度重點任務分解到相關部門,年底實施百分制考核,并將成績計入單位主要負責人干部實績檔案;三是建立聯系溝通機制。相關部門要互相協調、配合,注意信息溝通,縣人才部門要加強宏觀指導、組織協調和檢查督促,定期組織召開人才工作推進會,了解人才工作各項指標完成情況,集中會辦存在問題。
新常態的一個顯著特征,是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換擋,發展動能由要素、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很重要的一招是抓好人才工作,依靠人才紅利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經濟向中高水平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