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產生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生存環境,與人們的社會實踐,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人們是自己的觀念、思想等等的生產者。意識(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如果在全部意識形態中,人們和他們的關系就像在照相機中一樣是倒立呈現的,那么這種現象也是從人們生活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正如物體在視網膜上的倒影是直接從人們生活的生理過程中產生的一樣。
這為我們分析歷史人物及其思想觀念提供了方法論意義上的指導。這段話告訴我們:考察一個人的思想,至少需要關注這樣幾個因素,一是這個人生活在什么樣的背景之下,二是他從事了哪些活動,三是他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和哪些人有所交往,四是他在交往中和這些人有哪些思想觀念上的交集。就考察張學良的思想形成而言,我們需要關注他所生活的環境,他所經歷的事件,哪些事件、哪些人、哪些思想對他產生過影響。簡單說,就是要考察他思想產生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時空環境之中,時空環境在給予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限制和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這些給予、限制和影響的時空環境就是人們的行為基礎,人們思想觀念產生的源泉。它包括大的時空環境,從時間上說,就是人們生活的時代,從空間上講,就是人們所在的地域,當然也包括小的空間環境在內,如家族、家庭等。另外,還有一個在時空環境中行走的客觀因素更是不可忽視的,即人們在大小時空環境中的生活經歷。
一、童年的天空布滿了黑色的云
時空環境不僅創造英雄,也為英雄的思想誕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研究張學良的國家觀必須回到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尤其是他思想形成時的年輕時代。那個大的時代背景是研究張學良思想形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該成為我們研究思想的重心和焦點。那么,那個時代是個什么時代呢?
我們通??梢园涯莻€時代概括為帝國主義時代。馬克思主義認為,以自由競爭為特征的資本主義世界在19世紀60—70年代發展到了頂點,并開始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到了1900年,壟斷資本主義得到普遍發展,發達的資本主義進入到了帝國主義時代。帝國主義時代最明顯的特征,即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所進行的無休止的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