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大家的意見差不多都是那樣子。
誤讀之八:送蔣回寧不是“送死”,是為了悅蔣強己
關于送蔣回寧,一直是研究者討論的熱點問題,分析出的原因不下十幾種。其中許多論者認為:張學良以為有“三位一體”的緊密團結、南京十幾位軍政大員和幾十架飛機扣留西安、他與蔣宋孔多年建立起來的良好關系和蔣宋在西安的諾言,蔣介石絕不會對他采取非常措施,一定會放他回西安;既可以通過此舉取悅蔣介石,維護他的威信和領袖地位,同時也使他在“三位一體”及全國軍民中的威望得以提高。總之,他不是送死,而是為了悅蔣強己。
在放蔣問題上張學良和楊虎城有一場激烈的交鋒:
楊虎城說他不想做斷頭將軍。我說你不想,我負責送蔣先生回南京,因為這不是等于叛變嗎,我當斷頭將軍。那到南京要是處死我就處死了。后來對楊虎城我也不是很贊成,虎頭蛇尾啊。
我是一個軍人,我上頭有長官,有兩個長官,一個是我父親,一個是蔣先生,我下面有部下,那么,我——自己做出事情來,我是說我自己,我要給軍人做楷模,我到南京請罪。我去南京,可以把我槍斃,也應該把我槍斃,我是叛徒。不管“西安事變”怎么樣,那不說,我劫持長官,明白?我做這件事情不是為我自己,我要給后面軍人看。假如做這件事情,我自己很得意,那后來的軍人也就這么做去了,就給他們做了個榜樣。這件事情,我做了,我為什么做,那么這事情要弄個清清楚楚。是我一時發氣了,或者感情用事,不是這樣。我也愁思再三啊,所以我到南京受審的時候,把這個事情我要說明,我為什么這樣干,我有這么高的地位為什么還要這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