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蝶,本名周起述,河南省淅川縣人,一九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生,卒于二○一四年五月一日。父早喪,家貧,仰母十指為活。宛西鄉村師范肄業,一九四七年參加青年軍,次年隨軍隊來臺。一九六五年自軍中退伍,做過書店店員、小學教員等工作。一九五九年起在臺北武昌街擺書攤維生,專賣詩集和純度極高的文學作品,吸引當時許多響往文學的青年男女,使武昌街頭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北重要的文化街景之一,直到一九八○年因胃疾而結束。他曾參加《藍星》詩社,詩作之外,曾為《聯合報》副刊撰寫專欄“風耳樓尺牘”。早年著有詩集《孤獨國》和《還魂草》。平時惜墨如金,三十七年后始出版詩集《約會》、《十三朵白菊花》以及《周夢蝶詩文集》、《有一種鳥或人》。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央日報》文學獎成就特別獎及第一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等臺灣重要文學獎項。
[編輯推薦]
詩人周夢蝶,一道讓人難以忘懷的文學風景。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在大陸熱映,其中《化城再來人》講述的就是周夢蝶的故事。
他以詩為生命的存在方式,其淡泊世情、孤峭卓絕,巍然如一座山峰。
周夢蝶,詩與人一樣孤寂冷落,“交融著火的凄哀與雪的凄寒”(葉嘉瑩語)。
五十首絕美詩篇,宛如雨珠雪花飛舞;
二十幅珍貴照片,展現詩人仙風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