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黨政領導干部有沒有危機意識、緊迫感和恐慌感,反映出執政力量的堅強度。在這個日新月異、變化多端的時代,唯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態度加強學習,增長才干,才能順應時代潮流提升自身能力。
三、黨在延安時期就提出要警惕隊伍中的本領恐慌,如今總書記重提,意味著打破本領恐慌在今天而言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要保持先進性,就必須堅定不移地遵循黨的先進理論并不斷根據社會的發展進行創新。打破本領恐慌是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延伸,是推動領導干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每個黨政領導干部都應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提升能力素質和改進工作作風,做到不僅樂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要懂得怎樣最好地實現這一宗旨。要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打破本領恐慌勢在必行。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之年。社會的快速變遷倒逼領導干部能力的提高,打破本領恐慌已是眼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打破本領恐慌,領導干部要認清“六大趨勢”,堅決不做被淘汰的“七種人”,具備“十一大能力”才能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世界扁平化、思潮多元化、危機常態化、社會網絡化、行政法治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未來社會的主要趨勢。在這六大趨勢之下,唯有順應時勢潮流,積極回應人民的訴求,認真對待新時代的要求,積極提升執政本領,才能為發展提供助力。
未來社會發展六大趨勢不可阻擋,順勢者昌,不順勢者如觀念陳舊和思維僵化的人、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人、六商低下的人、六感遲鈍的人、行動遲緩的人、缺乏歷史感的人、影響力弱的人就必然面臨被淘汰的危險。為了更好地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增進人民福祉,黨政領導干部應把準時代脈搏,從自身實際出發,全面提高自身能力,成為改革創新時代洪流中的弄潮兒。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中國將進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釋放出進一步打破本領恐慌的積極信號,表明打破本領恐慌將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上展開,它對黨政領導干部的觀念認識、思維方式和具體本領都提出更富有緊迫性的挑戰。本書即是為此目的而著,就政治判斷力、學習力、領導力、決策力、法治力、危機處理能力、創新力、自我管理能力、組織力、公共服務力等十一大能力具體闡述怎樣提高黨政領導干部的本領,如何適應“六大趨勢”,避免成為被淘汰的“七種人”,如何進一步拓展領導干部的領導和決策能力。在凝心聚力、共鑄中國夢的氛圍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又描繪出建設法治中國的宏偉藍圖,學習并貫徹兩次全會精神,將為提升黨政領導干部的執政本領創造有利的條件。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提升這十一大能力將有助于切實提升領導干部執政本領、打破執政本領恐慌,從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