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那些拍賣市場上曾經高不可攀的價位以“坐電梯”的速度下滑,也充分說明前幾年藝術市場虛熱、藝 術品價格虛高。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頒布,“禮品經濟”遭遇狙擊,文玩、書畫禮品銷售一路走低。業內專家表示,中央堅決持續的反腐行動直擊美術沉 疴的要害,大大擠壓了“雅賄”產生的泡沫,藝術品市場開始回歸理性。
山東青州一直是書畫市場交易的重鎮。不久前記者在昔日熱鬧的書畫店鋪長街上感到明顯的冷清。一位索性關門提前回家過年的畫店老板說:“禮品畫交易以往大約占市場份額五成以上,現在禮品畫交易萎縮得厲害。”
業內人士認為,書畫市場遇冷反映了一個問題,即很多畫廊、拍賣場,淪為一些貪腐官員腐敗、洗錢的通道。如今反腐“升溫”,禮品書畫市場的 “降溫”是必然的。禮品市場的萎縮,對藝術品市場到底會產生多大影響,現在還很難判斷。但無論如何,這對當代中國美術創作、對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都是好 事。書畫市場的萎縮,正是一種理性回歸。反腐之風讓書畫市場重新成為正常交易鏈條中的一環,也讓書畫家們在創作上不那么急功近利。2014年所有藝術家的 市場行情都在經受考驗,大浪淘沙,經得住時間和市場篩選的作品是有創新、有理念、有技巧的佳作。市場在調整,機遇也同樣并存,藝術創作將回歸藝術本體價 值,藝術市場也將在這輪調整中走向有序、健康的發展之路。
潛心創作歸正道
2014年,一些昔日戴著無限光環的藝術家們,正在面臨著作品在市場上價格跌落的尷尬境地。現在藝術品的價格回落,調整的不僅是市場,更是創作者。繁華落盡,洗盡鉛華。當追名逐利被市場和價值棒喝,美術創作則得到冷靜和積淀的良機。
對于2014年美術生態之弊,畫家高云有四點感受:一是熱,市場熱,展覽熱;二是鬧,炒作多,宣傳多;三是難,主力創作比較難,純粹的公益性創作比較難,潛心安靜創作難,這是因為市場惹的禍;四是怕,很多畫家怕市場往下掉,又怕社會冷落,心態很矛盾。
更多的孜孜以求的藝術家迎來了春天。他們帶著敏銳的目光、人文的熱情和藝術的激情主動深入到農村、工廠、部隊、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描繪人 民群眾的當代生活。2014年,我們看到以“靈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七彩云南”“多彩貴州”等大型少數民族主題展覽為契機,一大批表現少數 民族地區和生活的優秀作品競相涌現。
業內專家認為,2014年市場處于深度調整期,這一過程還將持續,并對美術創作產生倒逼作用。藝術家面臨心態的調整,應該多把精力放到創作 上,應當虛心自問:我的藝術精品是什么?我為這個時代留下了什么?我為歷史留下了什么?正如一位藝術家的感悟:多一點憂患,少一點滿足;多一點純凈,少一 點浮躁;多一點人文關懷,少一點爭名奪利,以潛心的創作提升藝術的修為,以真正的美術作品實現藝術家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