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清朝十二帝》
作者:閻崇年
出版時間:2007年4月
推薦人:作家劉一達
《正說清朝十二帝》以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2007年在央視10套熱播的大型系列講座《清十二帝疑案》為基礎,修改增訂而成。
這本書有別于當下流行的“戲說”宮廷戲,一方面對清代每個帝王的功過是非給予完整、準確的概括,另一方面又以澄清“疑案”為重點,這些恰恰是喜歡“戲說”者最愛刻意渲染、踵事增華的部分,也是一般讀者最容易以訛傳訛的部分。以通俗曉暢的語言,通過大量史實“正說”歷史疑案,廓清不實傳聞,還原歷史真相,讓讀者在生動的歷史故事中正確認識歷史。
對于一些目前學界尚無定論的歷史之謎,閻崇年還將不同觀點一一列述,以便于讀者了解學界的研究現狀。
文學類
《小說稗類》
作者:張大春
出版時間:2004年5月
推薦人:出版人、語詞收藏人黃集偉
“書中最讓我驚訝的是,早在很久以前,胡適已對中國文學有如下判斷:中國文學史上何嘗沒有代表時代的文學?但我們不該向那些‘古文傳統史’里去尋,應該向那些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學里去尋。因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當世。這判斷加上書中作者對于中國經典小說且賞且析且點且評的精妙梳理,繁多已被我們遺忘的好文學、好小說復活于作者筆端,它不僅同時為我不讀當代原創小說、不說當代原創小說的‘偏見’提供出強大的學術依據,同時也讓好小說終于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到我的視野,并從此成為一個更奇異的高標。”對于《小說稗類》,黃集偉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平原》(修訂版)
作者:畢飛宇
出版時間:2009年5月
推薦人:出版人、語詞收藏人黃集偉
在黃集偉看來,保守地說,這至少是一部離文學最近的小說,從語言的角度看更是如此。
在一個大片泛濫、自拍成風、影像暴力充斥一切的年代,畢飛宇的這本小說讓人至少看到了一點文字本身不可剝奪、不可替代的魅力。僅此,所有吃文字飯的作者都可能向本書作者脫帽致敬。
《檀香刑》
作者:莫言
出版時間:2001年3月
推薦人: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王小騫
莫言的感覺方式有著深厚的地域和民間淵源。這部小說是對魔幻現實主義和西方現代派小說的反動,更是對坊間流行的歷史小說的叫板。全書具有民間文學那種雅俗共賞,人相傳誦的生動性。作者用公然炫技的“鳳頭——豬肚——豹尾”的結構模式,將一個千頭萬緒的故事講述得時而讓人毛骨悚然,時而讓人柔情萬種。小說情節以女主人公眉娘與她的親爹、干爹、公爹之間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而展開。一場可歌可泣的反殖民運動、一樁駭人聽聞的酷刑、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貓腔表演,這是一部真正民族化的小說,是一部真正來自民間,獻給大眾的小說。
《獵人們》
作者:朱天心
出版時間:2006年10月
推薦人:出版人、語詞收藏人黃集偉
“這本書我讀起來無法自已,時而莞爾、時而大笑、時而焦躁、時而眼熱鼻酸……朱天心與貓族的關系,乃是‘相逢’而不是‘占有’。于是字里行間各樣貓態自在地上場退場,沒有造作,沒有強迫,既不諱言貓生的窘迫、艱難、殘酷、偏執,也不吝于讓貓族自行發揮它們的嬌媚、多情、冷峻、優雅。”黃集偉說道。在朱天心的筆下,貓已經不是寵物、不是朱家男女老小的玩偶,而是一群獨立自在的主體,各逞其能在人類支配的環境里尋找空隙,爭取一份存活的空間。這種視貓為自由主體的貓書,應該與人類英雄的傳記歸于同一類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