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閩派批評”的陣容日漸擴大,如何承接以往的優秀傳統,在本土資源與全國視野之間繼續保持張力,正是高峰論壇試圖導向的目標之一。
今年主辦方將高峰論壇移師到北京召開,中國作協創研部、《文藝報》、《文學評論》和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等單位加盟成為主辦單位,大大提升了本次高峰論壇的規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與會嘉賓超過一半是非閩籍學者、作家和詩人,體現了高峰論壇的開放性姿態和全國性視野。
研討“閩派詩歌”,實踐批評與創作互動模式
今年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全媒體時代的文藝與批評”。與會專家圍繞這個主題重點探討文藝與批評在全媒體時代面臨的變革性挑戰。參加本次會議的有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李敬澤,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郭運德,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閻晶明,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建文,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省文聯主席、福建社科院院長張帆,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主任胡殷紅,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文藝評論中心主任龐井君,《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文學評論》主編陸建德,《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詩刊》常務副主編商震,《詩刊》副主編李少君,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李一鳴,魯迅文學院副院長邱華棟和《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舫等。
著名文學評論家陳曉明和謝有順是今年高峰論壇主題的主要策劃人,著名文學評論家南帆應邀擔任該主題論壇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