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尚志學堂柞水讀書會
“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細雨蒙蒙,循著瑯瑯書聲筆者來到位于柞水石鎮街的一座民房內。十余個大人小孩圍坐在一張方桌旁,手捧一本《大學》,在裊裊升起的茶香中,成人渾厚的腔調和兒童稚嫩的聲音混合在一起,好似山澗瀑布。這是來自尚志學堂柞水讀書會的一次日常讀書活動的現場。
“多讀書,讀好書”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在柞水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熱愛讀書,也嘗試著用讀書會的形式,將喜愛讀書的人聚集在一起。這個成立于2013年由私人發起的讀書會,起初只是幾個熱愛國學的朋友湊在一起讀書品茶,后來由于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便成立了讀書會,成員從最初的三五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十人。讀書會成立后,發起人汪安平便提供自家房子作為場所,將每個周六的下午定為讀書會風雨無阻開展活動的日子。同時,讀書會還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在群里交流讀書心得,相互推薦書籍。
成員小戴是一名機關干部,繁重的工作和瑣碎的柴米油鹽幾乎占據了生活的全部,一次應朋友之邀參加了讀書活動后燃起他對國學的熱情,三十多歲的人重新拾起書本苦讀,對論語中的經典名句更是信手拈來。“以書為伴,與賢交友,讓我浮躁的心漸漸沉淀了下來,也讓我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從事著建材生意的王玉梅談起讀書會時說:“當初經朋友介紹加入讀書會只是想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但通過近一年的讀書交流,我覺得自己不但生活更充實了,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改變了,家人都說我對生活的態度也比以前積極了。”
城關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張子貝是讀書會最年幼的成員,兩年前他跟隨父母加入了讀書會,如今已通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多部國學經典。張子貝的父親告訴我們,在讀經典的過程中,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有了顯著提高,也會對照著書籍中的內容來要求自己,讓他們很是欣慰。汪安平介紹說,“我們創建尚志學堂的初衷也是希望提供一個平臺,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國學這塊瑰寶,在大家讀書交流中取國學之精華,去國學之糟粕,使國學在柞水發揚光大。我希望通過研讀經典讓身邊更多人樹立正確的信仰,讓年輕人們能放下手機,回歸書本,多讀書,讀好書,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楊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