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實驗室開始著手籌建歷史影像數據庫。實驗室成員有計劃地整理、保存了一批教學科研、學術會議第一手影像學術史料,制作了如《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日本侵華大寫真》《中國歷史參考圖譜》《敦煌文獻》《新疆考古》等數字影像資料50多種。目前,實驗室已經建立完善數字化歷史人物信息檔案,影像圖片,動態素材,紀錄片、專題片、圖片、組成的影像數據庫。
“勵耘大講堂”是影像實驗室的自創影像系列作品,是歷史影像實驗代表性系列作品,是申請人把傳統史學研究和影像實驗相結合的探索性成果。“大講堂”以影像化手段表述、研究歷史學問題,是歷史學表達的新形式。目前,實驗室已經完成的“大講堂”歷史影像有專題85集、3000多分鐘。
在積極開展歷史影像本科實驗教學的同時,歷史影像研究中心注重影像史學這一新的研究方向的人才培養。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歷史影像實驗研究的基礎上,中心于2013年9月在全國率先招收了“影像史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