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錢鐘書信札拍賣事件又有最新進展。昨日(5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前任社長魏同賢發表聲明稱,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撤拍的錢鐘書、楊絳兩先生的三封信中,兩封所稱錢、楊給他的信件,全系偽造。此聲明一出,再次引發公眾和業內人士的熱議:楊絳為何一直強調要捍衛隱私權卻并未先行指出相關拍品是偽作?魏同賢為何在拍賣行宣布撤拍后才聲明信件系偽造?相關拍賣行又將如何回應呢?
魏同賢:“這是明目張膽的造假”
接受采訪時,魏同賢逐一列舉了保利擬拍的錢鐘書、楊絳書信造假證據。記者登錄保利拍賣公司官網發現,魏同賢所指的其中一封信件出現在保利2012年春拍百年書法專場目錄中,內容是錢鐘書與魏同賢交流《七綴集》出版情況。另一封據稱為楊絳與魏同賢的通信在保利官網上沒有信息。但據流傳在網絡上的影印件,這封書信內容是楊絳先生與魏同賢“聊家常”。
“這兩封信,都是確切無疑的造假,明目張膽的造假。”魏同賢說,他從未委托北京保利拍賣信件,看到這兩件拍品的影印件后,他更感到從書法筆跡到書信內容都破綻百出。
魏同賢對記者回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為出版錢鐘書先生的《七綴集》曾與之頻繁通信。這些書信因為大部分涉及公事,都交給上海古籍出版社歸檔了。其中僅有幾封信屬于兩人私人通信,如今珍藏在家中,“我絕對不會拿出來拍賣。”
他指出,書信內容中的細節大多都是錯的,例如錢鐘書《七綴集》的出版時間、委托買書等等。另一封楊絳信件更是子虛烏有,“我從未與楊絳先生互通書信。楊絳先生也不會和我這樣不太熟悉的晚輩寫信聊家常。” (孫麗萍)
北京保利:“拍品已撤拍不予回應”
與此同時,魏同賢對保利拍賣公司發出了“三問”:第一、兩位通信人都還健在,為何不能擠出一點時間問問書信真偽?第二、書信涉及個人隱私,為何不尊重當事人意見拿出來拍賣?第三、能否告知“假信”送拍者姓名?不排除采取進一步法律措施。
記者昨日上門聯系了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對方表示“相關拍品已撤拍,因此不予回應”。
記者了解到,按流程這幾件拍品在撤拍后會回到委托人手中:“按規定委托人必須在三十天內取走,其后要收取二十元一天的保管費。”
業內人士:拍賣行不需承擔法律責任
“錢學”首倡者鄭朝宗的學生、廈門大學出版社文史編輯王依民表示,“我認為保利圖錄上的所謂錢、楊致魏同賢兩信是假的。所謂楊絳致魏同賢的信,是把楊先生致朱雯夫人羅洪的信改頭換面;所謂錢先生致魏同賢信,是照抄1985年12月錢先生致魏先生的信,而改了落款時間。”
“北京保利的拍品是真是假,與這一次‘錢鐘書信札拍賣事件’發生的主因、楊絳的主張沒有直接關系,何況他們最終并沒有上拍這幾件東西。”一位業界人士表示,從拍賣行角度,他們并不需要承擔拍品真假的法律責任,他們只要確保征集、拍賣的流程合法即可。
中貿圣佳:仍未表示是否撤拍
昨日下午,業內傳聞稱中貿圣佳已決定撤拍,隨后記者短信聯系了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殷華杰,他回復“請關注我們網站。”
直至截稿時,中貿圣佳的官網上也沒有任何新的公告,首頁的右上方依然有“也是集錢鐘書手札”字樣,不過有行家發現,此前首頁該處的字樣是“錢鐘書書信手稿”。“這是否說明,中貿圣佳或許調整了有關私人書信來往的拍品,而只留下手札呢?”許多行家如此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