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現代漢語詞典》(下簡稱《現漢》)第6版正式發行,此版本修訂耗時7年,增加單字600多個,增收“草根”“香蕉人”“洋插隊”等新詞語近3000條,增補新義400多項。新版《現漢》一面世就如寵兒般受到各方關注,但也面臨不少爭議。針對第6版《現漢》,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中國辭書學會會長、《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在接受采訪時回答了一些爭議問題。
新詞從何而來? 電腦篩查與專家“互助”
第6版《現漢》最受關注的是新增近3000條新詞,修訂組是如何抓取這些新詞的呢?江藍生稱,修訂工作者們有個軟件“語料庫”,工作人員24小時監控網絡,“電腦智能根據詞頻來進行挑選,但‘語料庫’這種軟件的內容選取往往不夠穩定,不能取得均衡意義上的目標詞匯。”
修訂組不僅僅依賴軟件,更重要的是靠每個成員平時對閱讀材料的記錄與留心。江藍生稱:“修訂組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在新聞、書籍中尋找規律、用義,并且進行互動。”在修訂過程中,一方面要求新詞新義的增收要反映詞匯學研究的新成果,有較高的學術含量。另一方面,為了盡可能提高《現漢》的修訂水平,本次修訂采取了開門求賢的方式,不僅請來了社科院語言所和社科院眾多學者參與、審讀,而且還在高等學校、出版社聘請一批高端專家學者為修訂組把關,還請了一批著名的語言學家、辭書學家擔任本詞典的審訂委員和學術顧問。
用詞爭議如何解決? 尊重生活中的使用規則
到底是“林蔭道”還是“林陰道”,相信不少讀者都會覺得很難拿捏,因為不同的詞典和不同的專家各有解釋。而第6版《現漢》堅持用“林蔭道”而非“林陰道”。
江藍生稱,她是新一屆審音委員會的顧問,審音委現在也準備將“林陰道”改回“林蔭道”,所以自己保留“蔭”的底氣更足了。江藍生解釋,“陰”與“蔭”的混亂主要是因為,《審音表》規定“蔭”統讀去聲,只能用于“封妻蔭子”“蔭庇”等詞。按此“林蔭道”就只能寫作“林陰道”,但很多群眾出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不予認可,在實際使用中仍然寫作“林蔭道、柳蔭街”等。所以新版《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做了變通處理,在“蔭”字下收錄了陰平和去聲兩個音,兼用“林蔭道”和“林陰道”,以“林蔭道”為主條,“林陰道”為副條,把明顯和現實生活中不一致的內容做了靈活處理。
《新華》《現漢》誰更權威? 二者首次進行了一致性處理
不少讀者使用詞典時會發現《新華字典》和《現漢》經常有不一致的情況,無所適從。江藍生對此解釋稱,以前二者確實存在著不一致的地方,給很多人帶來了困惑,這是因為兩本辭書的修訂時間前后差距很大。這次修訂的第11版《新華字典》和第6版《現漢》是前后腳,第11版《新華字典》是去年7月份發布的,今年7月第6版《現漢》又發布,修訂組按一致性處理,今后這類麻煩就減少很多。
江藍生稱,依她個人的觀點,《現漢》是我們國內漢語詞典的母典,任何一本規范詞典都要參考《現漢》,其他漢語詞典無論有什么創新,都要以《現漢》為基礎。在某些方面有些詞典做得比《現漢》好,這是非常好的事情,《現漢》以后修訂也可以吸收其他詞典的長處,互相促進。
第6版有錯誤嗎? 沒有詞典是無懈可擊的
第6版《現漢》有錯誤嗎?江藍生稱:“在編輯環節,商務印書館的學者型編輯隊伍在第6版《現漢》的修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責任編輯重點全面深度審讀書稿兩遍,提出書面審讀意見若干條,編輯部的其他編輯在審訂字頭和校樣時又提出許多審讀意見。與此同時,在編輯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記錄查證,并適時與修訂專家組溝通。”
在出版環節,出版物各科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其中校對達到了11個校次,從而保證了《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的排校質量。在印裝環節,大家也沒有把《現漢》當做普通的圖書對待,僅《現漢》的裝幀樣稿就達到30余件,先后微調75稿,歷時一年才完成裝幀設計工作。“一本著作問世就是一個‘靶子’,供大家來挑錯、思考。世界上沒有一部詞典是無懈可擊的,甚至連國外最好的詞典也會存有疏漏。詞典編纂是一項復雜而浩大的工程,沒有人能做到滴水不漏。只有不斷吸取大眾的意見,才能使之越來越完善。我想以一個謙虛謹慎的態度,為下一次修訂做好準備。”(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