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人士還表示,奶粉給嬰童店的利潤很不同,5大進口品牌大約在8%-15%之間,而國產大品牌則在15%-20%之間,新的小品牌約在20%-50%之間。
不過,著眼于長遠的話,著名乳業(yè)專家王丁棉指出,“外資奶粉降價對于國產奶粉而言,市場壓力會進一步加大。首先,要做好內功,特別需要深刻反省自己,無論在原料掌控上,還是在生產加工上,都應當更多地公布信息給消費者,扭轉信任危機。其次,進一步壓縮成本,特別是在銷售渠道成本上,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從而達到降低銷售價格,逐漸提高市場占有率。”
供求關系最終決定價格
“無論政府怎樣通過行政手段調控,最終還是得市場說話,得供求關系說話。你看香港的限購令眼看又要廢除了吧?”上述資深人士說,內地家長們?yōu)槭裁磮猿址且x洋品牌呢?還不都是對國產奶粉質量不放心,寧愿買貴的國外品牌,這一點改變不了,洋奶粉主導市場的地位也永遠不會改變。
近日,關于香港奶粉限購令或將廢止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據報道,在香港食物及衛(wèi)生局成立委員會上,特區(qū)政府食物及衛(wèi)生局發(fā)言人透露,香港政府將在今年10月進行檢討、檢視及評估現時試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供應鏈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并稱,當改善措施證實有效及可持續(xù)運作,將考慮廢除《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guī)例》。此規(guī)例即今年3月香港實施的“攜帶奶粉限購令”。網絡賣家反映,從4月份香港開始限購至今,許多品牌奶粉價格都降了20%以上。
該人士表示,香港市場供過于求了,不用約談誰奶企自己就降價,但內地市場一直供不應求,需求在不斷攀升,預計此次調價將是短期的,后期奶粉價格將可能繼續(xù)看漲。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向建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上看,奶粉品牌降價的幅度并不大,而是在政策的強大壓力下,不得已采取的舉措,從外企自身來說,出于對提高盈利水平的需求,企業(yè)依然有推高產品價格的沖動。
在向建軍看來,國產奶粉贏得消費者信任依然尚待時日,國內市場對洋奶粉的需求仍舊不減,加之洋奶粉營銷費用高企,因此只要有機會洋奶粉依然會漲價。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第一輪針對奶粉企業(yè)的反壟斷調查預計不久就會有結果,對于有違規(guī)行為的企業(yè),要么會有罰款,要么會有相關公示,之后不排除啟動第二輪的調查。此次下調后,估計一段較長時間內不會再漲價。(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