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紅火,帶動了一波投資熱,有些人已經迫不及待跳進股海,還在外圍的,也都蠢蠢欲動。
- 相關閱讀
-
工行玩O2O網點變身大賣場 可以買菜買房
工行網點賣鋼琴,吸引了不少人躍躍欲試 ▲在工行網點的“O2O線下購物狂歡周”上,玉器是最受歡迎的商品。未來銀行能干什么?除了辦理銀行業務,也許還可以買菜、買鋼琴,甚至買房子、求婚…&he...
-
新政后廣州二手房價穩量漲 學位房最受歡迎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4月70個大中城市中69個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下跌。事實上,“3·30”新政出臺之后,廣州一、二手市場的成交量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但5月前兩周,市場“回暖”...
-
降息后銀行理財收益率明顯下滑 上周繼續微跌
央行最新一輪降息已過去一周多時間,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開始呈現下滑跡象。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進入5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連續兩周處于下降狀態。繼5月的首周環比下降了0.06個...
-
理財經理只講收益不提費用 買理財收益堪比活期
很多人都習慣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只問收益率不問手續費。近日,有投資者就向記者投訴,在某股份制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在未被告知手續費的情況下,800多元的收益竟被扣掉700元,最后所得與活期差不多。業內人士提醒,...
-
牛市虧錢大有人在 一季度11.9%家庭炒股虧損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今年炒股到現在還虧錢呢!”上周末,記者和一位朋友聊天時,他語出驚人。 怎么可能?現在可是大牛市啊,基本上都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怎么還會虧錢呢? 在記者的追問下,...
-
銀行理財自動延期惹爭議 買前問清如何贖回
如今股市賺錢效應驚人,這讓許多此前購買了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暗自后悔,由于理財產品不能贖回、變現難,投資者只能眼巴巴地等著理財產品到期,不過,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到期后都會自動返還到投資者賬戶,一位客戶...
-
銀行理財太霸道:1份合同竟藏10項單方面特權
諸多特權中,最離譜的是銀行有權對最核心,也是投資者最敏感的價格進行調整,且默認投資者放棄了異議權和贖回權。 權利義務對等,通常是商業合同成立的基礎,然而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投資者在格式條款面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