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201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馬建堂介紹,中國經濟能夠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下取得穩中向好的進展,能夠全面完成年初所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積極創新宏觀調控方式。
馬建堂認為,能夠全面完成年初所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首先是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奮力創新,改革進取的結果。當然,也與國際經濟環境特別是發達經濟體從下半年開始逐漸復蘇向好有關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積極創新宏觀調控方式。
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可以歸納為16個字:明確區間,穩定政策,重在改調,長短結合。“明確區間”是指中央明確提出要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要守住防通脹的上限。明確這樣一個區間以后,增強了社會信心,穩定了社會預期。同時我還想說一點,明確區間,明確了上限和下限,無論是下限的保增長、保就業,還是上限的穩通脹,根本上還是為了改善民生,還是確保人民的就業能夠增長,收入能夠增長,收入能夠不受物價上漲過多的影響。所以實際上是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在宏觀調控方式中的體現。
馬建堂介紹,"穩定政策",主要是穩定宏觀經濟政策,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超發貨幣,不增加赤字,為市場主體創造了一個可以預期的平穩的政策環境,防止了政策不當變動對市場機制的干擾。
"重在改調",就是在穩定宏觀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向結構調整要發展的潛力。“長短結合”是指政策都是要既著眼于解決當前問題,更著眼于為長期平穩可持續的發展打造基礎。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我想也是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隨著經濟實踐的豐富和深化,我相信我國的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將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也將不斷完善既符合我國國情、也符合市場規律的宏觀調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