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算是接觸網絡比較多的公司了,對于其他電子商務平臺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論在紡織行業的專業度,那非網上輕紡城不可了。”紹興柯橋區儷森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賈俊林介紹。
2011年網上輕紡城上線不久,儷森紡織品有限公司就立即入駐,公司每研發出新品后便及時將產品信息傳到網上,發布資訊就像打理實體店一樣,“沒過多久,效果就逐漸體現出來了,一天起碼能接到兩三個問詢電話,雖然不一定能成單,但還是很高興。網上輕紡城已經為我們建立了一批有效的客戶群。”
而在輕紡城窗簾批發中心經營窗簾飾品已經3年多的何浩東前段時間發現,由于商鋪地點的關系,已經很難發展其他地方的客戶,“來來去去就是那些客戶。”恰好網上輕紡城為他提供了新的鋪位,現在網上的商鋪已不再限制于地域了,“我們每天早上必做的就是去網上輕紡城的會員辦公室,發布供應信息,查看求購信息等。”上線第三天就成交一筆兩萬元的單子讓他記憶猶新。
截至目前:
網上商鋪在網上輕紡城這個平臺上已經接近60萬家;
日訪問量已達230萬次;
網站注冊會員數達192萬人;
發布各類產品信息540多萬條;
入駐網上輕紡城并開通交易功能的商鋪數69270家。
至11月底,網上輕紡城實現總交易額51.73億元,提前完成全年50億元的在線交易目標。
傳統紡織市場的競爭優勢是否在流失?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線下實體紡織企業開始選擇網絡平臺進行轉型升級?
受物流、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許多紡織企業的利潤被壓縮至2%,甚至更低,出口又受到國際市場低迷的影響,傳統市場在近幾年舉步維艱,紡織品貿易亟需一個更大更安全的平臺。
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的宏觀數據顯示,近86%的采購商開始通過網絡進行采購,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也以每年近30%的增長率遞增,其中2011年交易額為4.67萬億元,2012年達到6.31萬億元,今年預計將達到8.43萬億元,同比增長33.6%。
同時,據柯橋區商務局統計,目前柯橋區內已應用阿里巴巴、網上輕紡城等各類平臺的企業、個體戶3萬余家,有各類電子商務平臺28個。涉足淘寶、天貓、拍拍、京東等平臺的B2C、C2C網商4000余家,其中天貓商城品牌旗艦店近200家,主要涉及窗簾窗紗、家紡用品、服裝服飾、墻紙裝飾、黃酒特產等多個領域。
“但我們跟淘寶、京東是不一樣的,盡管同樣是電子商務平臺,但就專業性來說,肯定是我們更有優勢,也更有針對性。”浙江中國輕紡城網絡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經理葉峰介紹,就像一個買電腦的客戶,大多是去電子城買,那邊價格便宜而且產品集中,可選擇余地大,去大超市買電腦的肯定還是少數。而每天發布行業資訊也成為網上輕紡城區別于淘寶、京東的一大特征。
同時,線上線下的對稱交易也確保了網上輕紡城的貿易安全,“每一個網上商鋪都有一個線下實體企業,‘影子店鋪’、‘空殼店鋪’幾乎沒有,這降低了雙方的交易風險。”葉峰坦言。
不久前,杭州灣地區又誕生了一個專業性行業網站——毛紡原料電子交易市場,與這些行業網站相比,網上輕紡城的線上線下配套建設走在前列。全國紡織行業首個電商孵化園區——“網上輕紡城網商集聚區”今年6月在柯橋紡都大廈投入運行,50家企業將作為電商企業代表入駐。網上輕紡城副總經理韓沖介紹,下一步將推進網商運營服務與紡織品倉儲物流及檢測服務,解決紡織企業網上商鋪建設、產品制作、網店代運營、貨品倉儲、物流配送、產品檢測等需求。同時,未來還計劃打造紡織行業電子商務專業培訓中心。
網上輕紡城于近日躋身“中國十大銷售浙貨網絡市場”,這或許正是兩年多來柯橋區紡織品貿易依托網絡平臺進行轉型升級的一個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