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國制造業穩步增長。據英國路透社12月1日報道,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在11月份表現出極大彈性,這對該國體制改革來說是個好兆頭。
11月25日,匯豐(HSBC)與調研機構Markit聯合公布,中國11月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0.8,與10月份(終值為50.9)相比有所下滑,但較該月初值(初值為50.4)則有所上升。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11月國內外需求堅挺,中國企業得以開展更多業務;但當前制造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中國應繼續放寬經濟政策。11月新訂單分類指數為51.7,創八個月來的新高。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三個月下滑,但仍保持在榮枯分界線50以上。
分析家稱,中國經濟三十年來都呈雙位數增長,而如今該國經濟面臨轉折點,即以消費穩步取代投資及出口外銷。10月份,路透社發布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經濟預計在第四季度增長7.5%,與中國政府2013年經濟增長預測相一致,但較之7月至9月7.8%的增長速度則有所下滑。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2013年經濟增長可能會破7.6%。就全球標準而言,這一增速已大為可觀,但就中國自身而言,這一增速是該國14年來的最低水平。11月25日,據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稱,短期內良性經濟展望為中國接下來的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未來三到六個月中國的經濟改革將進一步驗證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體制改革的決心。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