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今年以來,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體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隨著3月份金融數據發布窗口臨近,《證券日報》記者采訪多位分析人士進行前瞻。總的來看,業界普遍預計,3月份新增信貸及社融環比將大幅回升,繼續穩固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3月份預計新增信貸約3萬億元,較2月份季節性大幅上升約2萬億元。3月份預計有較大規模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城投平臺存量貸款,這會直接拉低當月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不過,當前基建投資增速上行,制造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貸款撥付加快,都會對新投放企業中長期貸款形成有力支撐。
王青同時認為,3月份房地產市場延續小幅回升態勢,加之政策面支持居民中長期消費貸和經營貸,3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有望恢復同比多增。
財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陳興預測,3月份政府債凈融資規模仍在高位,較去年同期高出約1萬億元,企業債凈融資規模較2月份降低,政府債或繼續支撐3月份社融規模同比多增。預計3月份新增信貸規模約2.8萬億元,新增社融規模約5.3萬億元,M2增速反彈至7.2%。
王青預計,3月份新增社融規模約5萬億元,考慮到大規模隱債置換會顯著拉低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及整體新增貸款規模,當前新增社融數據更能體現金融總量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從結構來看,主要支撐點還是來自政府債券融資。受財政前置發力、置換債大規模發行帶動,3月份政府債券發行規模保持高位,凈融資有望達到1.4萬億元,同比多增約1萬億元。
西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邊泉水預計,3月份新增貸款3萬億元,3月份新增社融4.5萬億元,存量社融同比增長8%。
當前,我國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立場明確,貨幣政策有足夠空間。展望下一階段,王青預計,央行將更加注重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重點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以結構帶總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